改变命运的几个因素

改变命运的几个因素

一次,跟一个做老板的朋友聊天,他说他近期开除了一个员工,这个员工我也熟悉,因此听到这个消息一点也不惊诧。朋友说,这个员工在公司干了三年,总想干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针头大的小事都干不好,也不愿意干,苦口婆心地劝告依然不起作用,最终忍痛割爱,痛下决心,劝其离开。朋友说起这个事情,仍非常地痛惜。一个人要改变,要提升,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因素皆具备,才能凤凰涅槃。

第一,有一定的目标,且具有可操作性。

问一个人是否有目标,估计每个人都会回答有,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实际上很多人拥有的只是梦想,或者说只是空想,根本上不具有操作性,要么过于高远,要么没有实现的条件。

我曾经招聘过一个年轻人,梦想很大,既想提高技术水平,还想去做市场营销,凡是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都能立下宏伟的愿景,但现实中的小事却很难干好。现实中,他每天都很忙乱,很焦躁,于是三个月试用期结束前,我请他离开我的小庙去能安放他宏愿的大庙了。

一个人能否进步,不只是看他是否有梦想,而是看他有没有把梦想分解为目标,再继续把目标分解为大事,把大事分解为小事,再看能不能找到把小事办成的方法,最终形成把一件件小事干成、干完美的能力。

但现实是太多的人,脑袋里装的就是“我要、我想要、我还要”的空想。某日看到一个刚毕业两年的年轻人发的朋友圈,说他在创作长篇小说,还要超越某人,估计看到这条朋友圈,朋友们只能给予“鼓励”了。

我看人,就是看一个人能不能做成点小事,愿不愿意做小事,再看其是否有理想、有目标。

第二,自身有一定的接受力,还能自我提升。

世界如此之大,它一直按照自己的规律在运行。在世间,短短一生,有的人能成就一些事情,有的人却碌碌无为,人能否成事,跟外界无关。在一个组织内,有的人业绩卓越,有的人差强人意,有人因与组织对抗而被劝退,其实这跟组织干系不大,而跟一个人看待他人、组织和世界的眼光和看法有很大关系。这就是一个人的三观有问题,我把它称之为接受力。

我经常给年轻人推荐书目,有的人认为是领导在给自己指出成长方向;有的人认为领导无事找事;还有的人认为领导嫌弃自己,认为自己很差,才需要读书。接受力,不只是拿过来这么简单,不只是听了,还要听懂,理解透了,付诸行动。

很多的人接受力较差,一方面和资质禀赋有关,一方面和偏见有关。资质禀赋的提高异常艰难,需要见识和眼界。骏马和毛驴谈世界的广阔,毛驴说:“我围着磨转,每日草料有主人供应,你花那么大的力气,还要露宿野外,食不果腹,那是何苦呢?”把一个毛驴改造成骏马,需要基因层面的改变,即使付出好几代的努力,最后也不一定能成功。

另一方面是偏见。有一个年轻人生意上有困惑,两次找我取经,我花了两个半天,苦口婆心,唾沫星子乱溅,他听得很认真,频频点头,看似听懂了,但回到现实中,坚持的依然还是自己的那一套做法,于是我拒绝了他第三次交流的要求。

一个人,不从自身找问题,永远没有提升的可能,总从他人和外界找借口,其实是懦夫的表现,最根本的原因是自私自我。这是思维模式和认知层级的问题,很重要,但最难改变。

第三,他人相助,但自己能够调适接受。

很多人成功,都会说自己运气好,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为什么运气会降临到他们身上,需要好好反思。贵人相助,高人提携,我们都想遇到,但是很多人遇到了高人,也没有任何的改变,错不在高人,问题还是在自己身上。文章开头讲的老板朋友,就是个高人,我隔三岔五地找朋友请教交流,每次都有收获,反思自己后进行修正,每次收获都很大。那位年轻朋友在这位老板朋友身旁三年,耳濡目染也应该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三年过去了,最终被我的高人朋友放弃,实在惋惜。

你不改变,神仙都帮不了你,何况高人?如果你只想做一个乞丐,就算有人给你一堆黄金,你想的最多也就是用黄金打造一个金碗,一条纯金打狗棒。这个世间,有人终其一生在寻找机会,但是却不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提升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即使机会降临在面前,也会悄然离去,甚至自己根本就认识不到这是机会。

改变他人是奢望,改变自己才是王道。但现实中,我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圣人,他人都是凡夫俗子,然后不遗余力地想着改变他人,或者希望他人改变了适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