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方向,就无法抵达目标
人要吃两种苦,一种是身体上的苦,一种是思想上的苦,前者可以锻炼意志,后者可以提升智慧。不愿意吃苦,总想取巧,最终收获也不会太多。我们总想着以一种轻巧的方式去博得更多的收益,但投机取巧的方式,折损得会更多。
诚然,现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想要在城市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居所,仅仅靠自己去打拼很有难度。但这绝不是我们选择一个仅仅靠体力、靠耗时来赚快钱的工作的理由。偶尔早晨会看到外卖公司在开早会,一群统一着装的骑手,不少人戴着厚厚的近视镜,面容清秀而茫然,想必他们也曾经有过几年的象牙塔的生活。也许是生活所迫,不得不选择这种拼力拼时而又来钱快的工作。
物质财富,是一个人能生存下来,能生存得更好的基本保障,但是我们很多的欲望是否非得要去满足,其实很值得商榷。出生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父辈们,结婚就是将两张单人床一拼,请亲朋好友吃顿饭,撒一包喜糖,就完成了人生神圣的仪式。但现在要买婚房,购置轿车,准备几克拉的钻戒,酒席摆个上百桌……谁真正想过这些到底与婚姻有什么直接关系?谁又规定租房不能结婚,没有钻戒、轿车不能结婚?反观部分年轻人房车都购置了,却仍然单身。
婚姻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创造未来,而不是一方不断地付出。婚姻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相互信守承诺。你拥有创造未来的能力,是为了向对方更好地负责。人是会想象的动物,是活在规划的未来里的,没有了规划和创造未来的能力,也很难把握住当下。
只看到当下的收益,没有方向和目标,就算再忙,也依然会迷茫。没有了方向,也就缺少动力和激情,忙忙碌碌也只能说是混日子或者过日子,并不能叫作奔日子。这种人过着日复一日的脚本化的生活,留给自己学习思考、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被完全挤占,生活过得“充实”而寡淡如水。
我们以为把自己搞得很忙,就把握住了当下,但这样只苦力不苦心的工作,总会在未来的一天,因为年龄增长,体力下降,用身体来还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要在该吃苦的年纪贪图安逸,也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术上的懒惰。”人永远有选择的空间,而不是我们认为的“不得不”。所谓不得不的唯一选择,是因为我们不愿意选择更难的路,而是选择轻松的不动脑筋的路。
前段时间流行一句话:“做时间的朋友,选择做难而有价值的事情!”唯有如此,你才会有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