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能力提升之三:思考力

个人能力提升之三:思考力

某日遇到久未谋面的朋友,上前打招呼,对方一直在读我写的文章。我说,不对之处请指正,他说我写的东西会引发他的思考,我听后非常欣慰,又为每天的写作找到了持续下去的动力。

人最需要的是情感共鸣和认同,于是就有了“狐朋狗友”,甚至夫妻的结合也是因为相互认同。如果我们周围的人和我们对同一事物的观点都比较接近,那么盲从就变成了必然。这也是太多的人都做着自己认为,周围的人也都认为对的事情,却依然改变不了自身现状的根本原因。别人说什么,我就做什么,甚至自己要打算做什么,都要别人给予肯定和认同,于是盲从成了我们大多数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

近日,收到一份简历,应聘者各个方面的条件都很不错,于是晚上10点多我给她发出了面试要求。对方是研究生学历,曾经工作过3年,小孩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父母在帮忙带小孩,丈夫在外地工作。说好了本周面试,后来对方回复,老公说了,还是等小孩上小学时再出来上班。跟对方没有见过面,我表示理解后放弃邀约。部分父母有一个观点,就是小孩只有自己带最放心,甚至认为祖父母的观念过时,带的孩子会养成坏习惯,于是放弃工作,自己专心带孩子,认为这样孩子才会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但事实真是这样吗?事实并非如此,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先生说,没有任何事实证明,父母带大的孩子比爷爷奶奶甚至比保姆带大的孩子更有出息。现实中,父母距离孩子越远,孩子越能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这位女士在面临上班还是自己带小孩的问题时,跟自己的老公商量过,但是否咨询过教育专家,就不得而知了。

思考力,绝对不是“我考虑过了”这么简单。对任何事情,只有一种观点,或者有两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观点,不叫有思考力。当你面对一件事情,能够用深层次的思考找出观点背后的逻辑,分析问题的根源,并能决定采用哪种观点,分析出事态发展趋势,或者能够找出第三条思路的时候,才叫有真正的思考力。

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思考力?是因为我们的需求只是认同,只愿意接受一种观点。如果一个人不去读书学习,不去结交比自己层级高的朋友,不走出去开阔眼界,基本上培养不出思考力。甚至从高人处得到答案,听书,读各种的公众号文章也不可能培养出思考力,因为获得的只是答案或支离破碎的信息。太多的人总用自己的失败经验积累教训,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才会思考一下,而更多的时候还是人云亦云。一个人,只有接触到所谓不同的观点多了,发现它们之间相互矛盾了,自己想去探究了,才会开始思考。但是由于人有自恋的天性,没有人天生喜欢被否定,很多人听到不同观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反击和自我保护,然后扭头去寻找认同,接下来又走回原来的老路。高人是很难经常见到的,如果自己不谦虚,接受能力稍差,即使见到高人,对方也未必会给你讲出新颖的观点。世界那么大,都想去看看,但未必每个人都有那么大的魄力和勇气。因此,扩大视野最便捷的一条路径就是读书,但是太多的人宁可刷抖音,刷朋友圈,甚至选择失眠,也不愿意去读书。不读书,哪儿来的独立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