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之四:高阶阅读

如何阅读之四:高阶阅读

我曾经见过几个朋友,阅读量极大,与朋友谈论间,满口“之乎者也”,但是夫妻不和,对父母呼来喝去,与朋友离心离德。还有的朋友,书读了不少,谈到道理都懂,做起事来却严重走形,生活过得一塌糊涂。难道是书本出了问题吗?我看非也,是读书的人出了问题。

一般成年人读书,分三个境界。第一层,为了消遣而读书。很多人找一个咖啡厅,放一本书,结果咖啡喝了好几杯,时间消磨了大半天,书没翻几页。拍个照,花半个小时美颜,然后发了一个朋友圈。原来他是热衷于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从他人的围观中寻找满足和快感,并不是为了读书。第二层,为了学习知识而读书。很多人读书不少,但为的是在朋友聚会时有吹牛的资本,显示自己的才华,或者是为了验证朋友的错误,活脱脱地变成了批评家、评论家。结果学识越高,挑刺力越强,学得越多,看待这个世界的心态越不平和。第三层,为了改变自己而读书。成年人的学习,学以致用很重要,要么通过读书坚定自己的选择,要么寻找到自己的不足,要么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么提升自己的修为。这才是成年人读书最有价值的落脚点。

如果我们停留在前两层境界,就会觉得“读书无用”。一个人读书,读到一定数量时,一定要进行高阶的阅读,要把知识变成智慧。

在此,对于养成读书习惯的朋友,我谈下对高阶阅读的几点认识。

思考

一般很少读书的人,只能接受一种观点,对于相反的观点持有敌对的态度。很多人读书,一开始就抱有批判的态度,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全盘接受,不一致的全盘否定,找寻到了太多支持自己的观点,结果读书并没有让自己变得更平和,而是变得更加极端。如果把一个人的大脑比喻成一个大的仓库,可以存贮小麦,可以存贮黄豆,然后分类存放,变质的小麦和黄豆,要清理出去。进而还要知道小麦和黄豆的功用,但是不能将小麦和黄豆混在一起,也不能让仓库只存储小麦,把黄豆当作垃圾一样丢掉。你应该做的是分类存放后分类出库利用。小麦和黄豆的分类、存放、去伪、利用是逐步深入思考的过程。只读书不思考的人,就像往仓库里面存了一堆陈芝麻烂谷子,结果却都是一堆废物。

只读书,不思考的人,恰恰印证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写作

现实中,有很多的非专业作家写作出书,是为了哗众取宠,卖弄才华吗?我看未必,书读到一定的程度,接受的观点多了,特别是对同一事物,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必须要做一个评判,这个时候就会开始思考,必须要对吸纳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写下来就形成了文章,集结后就成了书。有时候可以说,写作是更高阶的阅读,写作是一个不断沉淀的过程,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是将知识升华为智慧的过程。很多人写作,往往是为了表达自我,影响别人只是无心为之的结果。有时候,阅读就像输入,写作就像输出,输入得多了,就必然要输出。

有的人不愿意动笔,与其说是懒,倒不如说是阅读得不够多,思考得不够深入。

演讲

比写作更高端的是演讲,很多人在一对一谈话的时候口齿伶俐,但是在一对多的演讲,特别是站在高台上演讲的时候,就会不时地卡壳。我们很多人将演讲力低下归结为胆小,其实不然,一场成功的演讲,来自50%的精心准备,还有50%的技巧。有的人不敢演讲,一方面是练习得太少,另一方面是内容准备得不足,更多的是积累的素材不够多,或者说输入不够多。演讲的技巧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要将注意力放在听众身上,而不是放在自己身上,在乎自己演讲得如何,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往往会搞砸一场演讲。

演讲跟照着稿子宣读不同,跟讲课也不同,脱稿演讲才能够显示一个人的真正水平。演讲卡壳,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紧张,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因为脑袋转动的速度跟不上嘴巴说话的速度,是因为脑袋里存贮的内容不够,词汇量不丰富,装在脑袋里的内容条理不够清晰而已。通过近7年的大量阅读,4年多的坚持写作,以及近年的不断演讲练习,我现在基本不会怯场,而且还把曾经的口头禅、脏话等清理掉了。

作为一名领导者,演讲力缺失或者低下,是不能被容忍的。思考、写作、演讲,我把它们归结为高阶的阅读,因为唯有如此,阅读才真正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