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人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一位长辈经常在朋友圈转发文章,也在群里转发一些未经证实的假消息,让人唏嘘不已。这位长辈曾经是我非常敬重的人,他退休仅几年,突然令我感觉如此陌生。

人没有退休的时候,还有工作在忙碌,有一份责任在肩上,并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去考虑与自身关系不大的事情。一旦退休了,特别是儿女上班了,孙儿上学了,空出了大把的时间,这些时间如何利用就成了问题。如果曾经有未好好培养的爱好,追求一下也是好的;如果退而不休,有工作继续干也是好的。但如果无所事事,就会生出很多麻烦来。

其实不只是小孩,对成人来说,手机同样是戒不掉的“毒物”。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的使用,自媒体的兴起,网络游戏的发达,移动支付的普及,使得我们一刻也无法离开手机,手机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控制了我们的大脑,挤占了我们的时间,耗费了我们的精力。

我们对其他的东西也许了解得并不多,对自我和生命思考得也许不够深刻,对人性的认识也许还很浅薄,加上退休后有更多的时间供自己支配,于是各种的负面消息,未经证实的阴谋诡计,甚至很多骗局便有了施展的天地。

我们转发一些消息,称要抵制国外的产品,只要大家每人少买少吃少用某产品,某国的企业就会倒下。但经济的规律不可能被某一个人或几个人左右,消息转发了,别人的企业依然活得很好。一些不法商家借用老人对生老病死的恐惧,兜售产品欺骗老人的存款甚至养老金。骗子古往今来都有,我们需要多了解自己,多了解规律,深入了解社会,防止自己被骗,但是我们却认为自己老了,该享福了,变得忘乎所以。

成年人,自以为已经懂了很多道理,对知识的需求也变得没有那么强烈,特别是已经度过大半生的人。很多老人热衷于各种公众号文章,基本上都是认真地读完,虔诚地转发。但短短的一篇文章是否有价值,其实不取决于传播了多少知识,甚至不是帮助改变了多少认知,而是引发了多少思考、多少行动。今年,我基本上很少看短视频、看公众号文章,而是啃整本的书本,甚至写起了文章。

一个朋友的父亲,退休十年,创作了两部小说,文艺圈的朋友看过初稿,说文学价值颇高。朋友帮助父亲出版,还鼓励他继续创作。曾经听到许渊冲先生讲授《西南联大求学日记》,得知许老先生百岁时,每日都还在工作,且自己使用电脑。

老天给我们的生命很短,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生活得有意义,也许就是生命的意义。不管到了哪个年龄,都不要放弃对自我的认识和改造,对生命的敬畏和探索,这也许是人要终身学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