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深度

人生的深度

曾经有一个业务员来拜访我,我接待了她,后经她提醒,才知道曾经见过一面,是她陪同一个朋友到访过公司,由于当时她基本没怎么讲话,所以印象不深。

这位业务员长相清秀,面容姣好,尽管以貌取人往往并不一定靠谱,但拥有一副俊俏的容貌和别致的身材,却也是天然的优势。此人讲话轻声细语,于是多攀谈了几句,此次与她同来的还有一位男士,她介绍是位编导,他们是同事,一起供职于央视某栏目,栏目是帮企业拍摄宣传片,提升企业知名度。此次来访,是邀请我去参与他们的选拔。对于新奇的事物,我还是抱有一定的好奇心,于是决定抽空去看看。

做销售,适当地恭维人还是需要的,当她知道我喜欢搬弄点文字,讲她也喜欢写点小东西,但是许久未动笔,我说这是个好习惯,要坚持。两人介绍了自己的栏目和此行目的后,我答应前去参加他们的线下活动,他们起身告辞。两人来时,并没有携带名片,只是相互扫了微信,而且微信名都不是真名,而是昵称。

他们离去后,女孩发了她大学时写的一篇文章,让我指导下。于是我打开文件翻阅,整篇文章,像是游记,却又不是游记,从整篇文章能感受到她的心情是愉悦的,但却看不出文章的思想,看完后竟一点印象都没有,于是回复她,文笔很好。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被邀请,填写申请表,盖章,而且扫描件要清晰,既然答应了,我就安排同事认真对待。她电话里还三番五次地叮嘱,要着正装,注意时间。其实我答应别人的事情,基本上承诺了都会记在日程上,按照相关要求准时参加,但对方跟踪的力度过大,频度太过密集。

为了弄清楚他们公司的业务范畴,还有此次活动的目的,在活动前两日的一天晚上,我利用百度搜索,也翻看了两人的朋友圈。女孩的朋友圈,无非就是晒晒日常的吃喝玩乐,偶尔也晒晒男友,不过朋友圈的照片和现实相差不大。男士发的都是一些栏目过往的拍摄实例,看似很高大上,也有他自己参加的一些活动,带有一定的宣传成分。从朋友圈的内容,看不出两人是一家文化公司的员工。

通过百度搜索了解到,他们所谓的栏目,本身也是挂靠或者承包性质,而在湖北的代理公司,注册年限并不长,营业范围在一年前由网络销售改为文化传播,一个股东有一段在电视台工作的经历,拍摄的内容播放的渠道极其有限,受众并不广。

于是活动前一日,我电话告知他们第二天上午很忙,没有时间参加此次活动。爽约,并不是因为这是一个骗局,而是因为核算过收益成本后并不划算。一个上午的时间赔进去,得来的东西只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通过其他途径已经了解,他们提供的服务并不适合自己公司现阶段的需求。销售是把产品推给有需求的人,并且能够为对方创造价值。我是否有需求,他们的产品是否适合我,也许他们知道,也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才是我拒绝的根本原因。

得知我的爽约后,对方很是不悦,但没有表现出来,后续她也没有再联系我。从交谈中,我得知女孩参加工作不满两年,但我感觉两年中她的长进并不算太大,交谈内容的空洞,关注点的虚无,突然间我没有了乍一见面时对她的好感。

上天给了一些人一副好皮囊,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自主选择往皮囊里注入思想和主见,否则皮囊会显得单薄,看久了也会麻木。拥有一副好的皮囊,要懂得珍惜,但皮囊经过风吹雨打,也会褪色,会陈旧。

做人,还是要追求一定的深度,浅薄和轻浮毕竟经不起人生长久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