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考生父母几点建议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分数公布了,各地录取分数线也公布了。几家欢喜几家愁,学生考得好,家长喜笑颜开,学生考得不好,家长愁眉不展,更多的家长开始为择校发愁。有些认为不能考取理想学校的学生开始准备复读。
家长希望孩子能上一所好的学校,选择一个好的专业,目的是孩子将来就业时能进入一家好的单位,薪资奖金高,福利待遇好,还稳定舒适,最好离家近点儿,自己能帮到忙,自己老了孩子能照顾到。这些都是美好的希望,本身没有错。我作为一名小微企业主,面试了不少求职者,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供含辛茹苦的考生家长参考。
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更看重什么
1.应聘者是不是一个成年人
这里的成年人不是指生理上的成年人,而是心智模式上的成年人。说简单点,就是能否对自己负责,自己有没有选择的能力,是否对自己选择后的结果埋单。职业生涯初期遇到障碍的孩子,大多都是父母管得太多,依然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或者没有主见的乖乖子、乖乖女。为自己负责,就是遇到问题会自己分析问题,提出方法,解决问题,因此那些一天到晚任何事都要父母拿主意的孩子,在职场上都不顺利。
纵观这七八年,在职场上顺风顺水,做出成果,稳步晋升的职场精英都是自小被父母“放养”的孩子。动不动就闹辞职的,遇到了困难和挫折,首先想到的是和父母商讨,父母因为孩子受了委屈,得到了“不公正”待遇,往往会说:辞职回来吧,爸妈又不是没钱养不起你;此处不留娃,自有留娃处,咱换一家更好的。
现在公司招聘,有父母陪同的不录取,有熟人打招呼的不录取,面试完后要跟父母商量的不录取,因为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担不起责的人。
2.用人单位更看重能力而不是学历
在职场中,学历的光环基本会在两年内消失,学历在求职中是用人单位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是能力因素却比学历更为重要。高考分数线将考生分为几个等级,学生进入不同档次的学校,在学校内相互影响,毕业生能力会有所不同,但这些由高考分数已经决定了。学历是不好改变的,但能力相对比较容易改变,因此希望家长不要太看重学历,而更要看重能力的培养。
现实职场中,有太多会考试但不会干事,学历高而能力差的高分低能者。
作为用人单位,选人一看学历,二看能力,三看潜力(学习力),会更看重后两者,特别是潜力(学习力)。
3.用人单位更看重职业精神而不是所学专业
大学毕业后,许多人选择了与所学专业并不相关的工作,依然做出了很大的成绩,甚至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因此专业有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职业精神。有了职业精神,干什么都能把工作完成,干出成绩。职业精神,就是干什么事都有干什么事的样子。
刚毕业的学生,在单位都是从小事做起的,小事做不好,大事肯定做不了。有人刚毕业就想干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却不愿意干日常的小事情,干小事的时候心不甘情不愿,厌恶抗拒这样的事情,但实际情况是,进了任何公司大门,公司内的事情都是大事。客户来了,给客户倒杯茶,客户离开,送客户出门,就是大事。很多领导选人用人,都是从小处看大,于细微处观宏观。职场上永远没有怀才不遇,所谓的怀才不遇只是那些眼高手低的人为自己无能推责的一个借口而已。怀才不遇者,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职业精神。
职场中有很多应届毕业生,干着本专业的工作,但经常迟到早退,随意请假,偷奸耍滑,推诿扯皮,最终被公司淘汰。专业选得再好,没有职业精神,在职场是无法立足的。
给考生父母填报志愿的几点建议
1.高校目标地的选择
很多父母为了把孩子留在身边,让其选择所在城市的高校,认为自己有能力照顾子女,相见时更为容易。但现实是,如此的选择却并不能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工作。一个人的独立,是从反叛父母开始的,或者说是从心理上脱离父母开始的,也就是拥有独立的生存能力、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立的精神。孩子离父母越近,越难锻炼以上的能力和精神。万科录用应届生,喜欢用家在南方、求学在北方的和家在北方、求学在南方的学生,看重的除了这些孩子适应性强,不那么偏执外,就是有独立的精神和能力。
放手让孩子飞得更远,才能让子女有更大的能力。
2.繁华都市还是边远城市
一位家长说,他孩子选择的目标高校都在繁华大都市,非北上广深都不考虑。其实我想说的是,世界那么大,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去看看,不非得在这一时。我们都向往大都市,但大都市的生活成本更高,如果考生家庭经济宽裕,当然没有问题,如果是工薪阶层,能减轻下家庭负担,选一个生活成本低的城市也许更接地气。人都有向往的城市,同样档次的考分,也许在繁华都市只能上一个很一般的学校,但在偏远省份可以上一个不错的院校,特别是对考分在录取线上下徘徊的考生来说。
现在生活富足了,年轻人缺的实际上就是吃苦能力,因此养尊处优的孩子们,要学会自讨苦吃,家长们也要能清醒地看到这一点。
专业选择
在分数确定后,就要考虑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其实父母选专业的原则就是好就业,赚钱多,但我的观点是,让孩子选择他喜欢的专业,适合自己的专业,而不是仅仅考虑世俗的因素。
专业是一个方向,专业干得好让你能赚到钱,但是却不能保证你很幸福。我们还要进行通识教育,因为见闻广博才能快乐幸福。考上大学的年轻人,我建议要进行广泛的阅读,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
我是个工科生,后来评了高级工程师,到现在已经放弃专业工作四五年了,目前尝试写作,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认为我是文科生,所以说专业并没有这么重要。具有理工科底子的人注重提高人文修养,具有文科功底的人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是否要去复读
有的考生没有考好,发挥失常了,会考虑要不要复读。没考到高分,首先是能力不足,其次是意志力不足。曾经有个孩子,每次模拟考试成绩都不错,但是高考时成绩却一塌糊涂,而且复读好几年都是如此,这其实是意志力的问题。意志力差的孩子,父母要检讨自己,是否给孩子的生活太舒适了,忽视了此方面的培养;能力不足的人效率较差,有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成绩依然很难提高,其实是方法有问题,方法不多就是能力不足,天赋实际上占比并不多。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就没有学会用脑,只会用蛮力花时间,还是不要复读了,找个合适的职校上了就业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