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情
某日拜访了一位大哥,5年前他体重160多斤,人到中年也有了“三高”症状。他本就有锻炼的习惯,曾坚持游泳,冬天亦没有停歇。5年前,他改跑步,如今每年跑6场马拉松,早已成为省内跑步达人,在跑圈享有美名。聚会时,他讲到,不到半个月,已经跑了300多公里,现今体重降至130斤,身体的机能为20岁的状态。
与大哥认识已经有十余年,他亦有着繁重的工作,但没有因为工作和生活耽搁跑步。如今他的作息时间改成晚上九点睡觉,早晨四点起床跑步,每天雷打不动地跑21公里,即一个“半马”。我问他,难不难受,痛不痛苦,他说刚开始那时会难受、痛苦,但是后来就习惯了。
我也曾几度下定决心步行上下班,每年参加几次徒步,但最终都没有坚持下来。180多斤的体重保持了很多年,去年体检血压有点高,尽管下了很多次的决心,但是却迟迟没有行动。不过每见到大哥一次,打算开始锻炼的冲动就增加不少。希望这次在大哥的激励下,能够尽快开始付诸行动。
一个人坚持做一件事情,仅仅靠毅力是难以持久的,要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要有源源不断的激情,那么激情来自哪里呢?
首先看我们的追求,我们需要的是来自外界的赞许和肯定,还是来自内心的需求和喜悦。如果动力来自外界,当无人关注时,没有人点赞评论时,我们的寄托会消失,就会轻易放弃。如果我们的追求在内心是热切的,就会产生自内而外的喜悦感,那么我们也会轻松地坚持下去。
其次看需要的迫切程度,即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大哥日日半马,是因为他感受到了健康的重要;我日日坚持写作,是认识到了写作(自我总结归纳,自我反省提升)的重要,写作在我需要完成的事项中重要程度排序靠前。一个人选择做一件事,皆是因为认为这个事情重要,当然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潜意识的。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并没有看似重要的事情要做,这也可以,那也可以,最终就没了热爱,没了激情。
再次,是对利害关系的判断。我们做一件事情,一定有意或在潜意识里对利益得失进行了判断权衡,有足够大的利益就会快速行动,没有则犹犹豫豫。很多人开始锻炼是因为医生警告再不锻炼就会危及健康,饮食习惯长期不健康又不锻炼的人,因为年轻,危害还不明显,就不去改正恶习,不去适度锻炼。坚持做一件事情,会感受到获取甜头的满足感是多么美好;轻易放弃,会感受到蒙受损失的挫败感是多么让人懊恼。当然,我说的获得和损失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因此,尝试非常重要,尝试会让你发现有更多的可能,但是轻易尝试后随意放弃却不可取,还没坚持到利益凸显就放弃,久而久之,会心灰意冷。
所以说,激情不是来自喜好,而是来自深度思考,来自对自我需求的深入判断,来自对某件事的利害关系的深入分析。激情不仅仅是浅尝辄止的爱好,随意地开始、轻易地放弃,是培养不出激情的。不明白这一点,没有激情,也是很多人过得死气沉沉、碌碌无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