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而活
至2021年6月30日,我坚持密集地写作已一年有余,如果从一开始动笔、有计划地写作开始算,都快接近五年了。随着一年中最后一天的到来,每天早晨早起后的写作也即将告一段落。我将自2020年9月以来写的文稿呈交给一位出版人,委托其编辑出版。
古人用“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来衡量人生价值,但我在德未立、功未就的前提下,可能要提前实现立言的宏愿,不知道应该称之为惊喜,还是说不务正业结出的歪果。现在很多不了解我经历的朋友,会认为我是一个文科生,其实我是工科出身,还有一纸高工证书。谁能想到我曾因语文成绩拖了后腿,作文水平太差,最终没能考入理想的大学(没有对母校不敬,仅陈述事实)。
作为一个从偏远农村走出的孩子,我没有想到今天我会在城市扎根,也没有想到会成为一名民营企业主,更没有想到我会出版一本书。如果今天我所取得的这点成绩还值得我骄傲,那是因为我一直不甘平庸,还有遗传自父母勤劳吃苦的品德。
早晨醒来,有一搭没一搭地边思索边打字,以今天的文章对我走上的“歪路”做一个总结,我为什么会误入“歧途”,在不久的将来会写一本书,以告慰过去的一段岁月。
一、动笔,除了朋友的怂恿,还来自我想改变,想胜任我所在的岗位。曾经讲话,动不动冒出一句口头禅,甚至一两句脏话,朋友提醒我时,我发现如此下去,可能会不经意间得罪一些人,我不能为无心伤害他人去找借口。再则,讲话长篇大论,却内容空洞,占用别人时间不说,更显得自己浅薄无知。后来我懂得,要改掉一个坏的习惯,必须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一个坛子,装了清水,才能不留装脏水的空间。于是我开始读书,往自己的脑袋里尽量装下更多美好的词汇、优雅的语句。
二、读书写作,来自现实的需求。我还是一个工程师的时候,面对的主要还是事,要去解决问题。当了老板,面对的问题又和当一名工程师完全不同,工作的中心变成了和人打交道,沟通成了工作的重心,开会、面试、做业务都要沟通,要有方法地、高效地沟通,而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是薄弱的。于是读书写作成了我提升沟通能力的捷径。当肚子里装了一点墨水后,有朋友偶尔会咨询我一些东西,起初我会当面接待,后来发现一对一地沟通占用我的时间比较多,效率较低,于是想到写篇文章发出来,也许能帮助到有类似问题和困惑的朋友,慢慢就越写越多了。
三、写作实际上是输出,输出是因为输入多了,就像水瓮一直在注水,满了再注就要溢出来一样。到2017年,我创业已经快4年,重新拿起书本也有4年。4年间读书估计有100本左右,慢慢有了表达自己的冲动,于是开始写作成了必然。后来随着读书量的增多,读书速度的加快,写作的速度也跟着加快,水平也有一些提高。朋友圈内点赞评论的朋友越来越多,也给了我不少的勇气,促使我坚持下去。从创业开始到今日,大约7年多的时间,我累计阅读的书有600到700本。前些日子读到一位企业家写的书,他说他大约读了1000本书,已经出版了两本书。出书,就像孕妇怀了孩子,时限到了就要“卸货”。
开卷读书、动笔写作,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不再一一赘述,回归到本文的题目。我写东西,没有取悦他人的意思,也没有炫耀自己的目的,在朋友圈发,一是接受朋友们的监督,二是想得到一定的反馈,用以修正提升,当然鼓励和肯定也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在此感谢朋友们。最初的文章,质量算不上高,甚至可以说难以入目,有些朋友直接将我拉黑,甚至冷嘲热讽,但我认为他们都是出于善意的,都是在帮我,也没有太在意,因为我是为自己写作,为自己而活。还有朋友说,我的写作是为了给员工洗脑,朋友们大可不必有如此想法,我的朋友圈有接近5000人,我没那么自大,你们也别那么自作多情。
我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下定决心将玩票转向专业的,于是开始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写作。大概一年多的坚持,终于快要出成果了,兴奋有一些,但感受到更多的是解脱。
干革命要有一副好的身板,随着人过中年,锻炼身体成了我未来的要务,因此写作要在我的日常做一些淡化,如果朋友鼓励的声音还有,书出版后反响还行,也许我还会再回来的。
写作,我并无天赋,靠的是勤奋和坚持,我想朋友们可以以我为例,不要给自己的自甘平庸找理由,不要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为自己的胆怯找台阶。
人要做成一些事情,才不会亏待上天给的这副皮囊,不要活在他人的眼光和评论中,人,要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