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领导力提升之四:决断力
曾经有一个姑娘,同时喜欢上了两个小伙儿,小伙儿甲家境优越但性格木讷,小伙儿乙家境贫寒,但生性活泼。眼看姑娘到了适婚年龄,却没有作出选择,家人问她如何打算,姑娘回复说,她打算夜宿甲家,白天与小伙儿乙厮守。
这虽是一个笑话,但是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做决策相对容易,要决断却难上加难,一是利害关系难以判别,二是在利益取舍方面难下决定,这也想要那也想要,什么都不愿意舍弃,最终错失良机。占有欲,人天生有之,贪欲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想要的越多,要付出的也越多。但人的精力有限,这也想要,那也想要,最终可能什么都抓不到。任何事物都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阳光的一面容易看到,阴暗的一面也不难洞察,但看到了、知道了只能解决认知层面的问题,只有做到了取舍,才能将认知转化为行动,而唯有行动力,才能达成成果,毕竟这个社会太多的事情是用行动,而非想法去说话的。很多年轻人,想要财富,却抹不开面子,总怕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很多人想要自由,却忍受不了规则的约束;很多人想事业有成,却放不下安乐窝,这都是不会做取舍。
世间太多的人,之所以泯然众人,并不是没有好的想法,也不是知道得太少,更不是没有优越的条件,而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最大的根源,就是不会做决断。想要拥有一些东西,必须放弃同等数量的其他东西,但是太多的人用在权衡方面的精力太多,在行动方面投入的精力太少。决而不断,是很多人最容易犯的错误;盲动盲断,是因为认知高度和深度不够;不动不断,是因为贪欲太重,缩手缩脚,是因为想赢怕输。唯有想明白,才能干明白。
世间还有一种人,能想明白,但是不去行动,如果能做好取舍,也能成就一些事情,例如顾问和军师。但世间太多的事情,是干明白的,而不是想明白的。能够看清趋势,能够分清得失,但最终只能解决部分矛盾,毕竟世间万物所处的状态都是一种动态平衡,事物周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甚至事物本身也在不停地变化。因此,很多条件只能靠行动去争取,很多方法只能在行动中去寻找。不决断,则不会有行动,不会有快速的行动、坚决的行动和坚持的行动。
世间不是“聪明人”太少,而是“聪明人”太多。聪明人因为想得太多,见识也多,选择就更多,他们总是在寻找更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去做,还没有坚持到一定的程度,就被其他的机会所吸引,最终干任何事情都很难坚持到底,取得大成。反而是一群看起来比较“笨拙”的人,认准一个方向,坚持不懈地行动,咬定青山不放松地坚持,最终成就了一些事情。
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消耗,不是辛苦努力付出的消耗,而是权衡利弊,取舍决策造成的消耗。决策力的基础是观察力、学习力和思考力,再加上行动力才能出成果。
一个人即使观察力、学习力和思考力较弱,也必须要拥有强大的执行力。若自认聪明,但却怯于变革,行动迟缓,效率低下,最终垂垂老矣时已是悔恨莫及。
决断,轻在决,重在断,看似简单,实则蕴藏着大智慧。想得明白,干得坚决,你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