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嘴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热衷于过各种洋节,什么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我认为,其实节日不管“土节”“洋节”,只要能够在所谓的节日做出仪式感,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制造亮点就已很好,但如今却将各类的节日变成了购物节、“嗨节”,不但没有和节日本身的意义联系起来,还失去了了解节日的来源与意义的机会。
例如感恩节,朋友圈一定是一片感恩父母养育、感恩老师培养、感恩朋友帮助等的语句,但我们除了发一个朋友圈外,我们又做了什么?
我们很多人认为对于父母的感恩就是常回家看看,记得给父母时常打个电话,或者拖家带口在周末的时候回父母家让父母给做一桌饭菜,实际上做这些还远远不够。首先,作为子女,不断进取,有所成就,成为父母的骄傲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但现实中太多的人在该拼搏的年纪却选择了舒适和安逸。其次,作为子女,成年后能够自食其力,独立自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感恩,但现实中啃老的,离不开父母的巨婴实在不少。
要感恩师长的培育,其实老师最高兴的事,是学生能够超越自己,在各自的岗位取得一定的成就。一次有幸陪亓宏刚老师见他的老师,老师看到学生有如此成就,晚餐时全程喜悦无比。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职业,倾尽所有去培养学生,从来都在祝福学生有所成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骄傲,是对老师最大的感恩。
对朋友要感恩,朋友的帮助要永记在心,有机会加倍地回报。我曾跟一个朋友讲,一个人愿意去帮一个人,特别是长辈帮助晚辈,最大的理由就是年轻人如果很勤奋,也有潜力,失败后可以重来。对于一个曾经成功过的人,他的内心是非常愿意成就他人的,但前提是你应该非常地努力,让别人看到你有成功的潜力。但现实中太多的人表现的是索取或者是交换,而朋友之间的帮助是认可你后不计回报的帮助。也许我们很多人将朋友两个字理解错了,或者理解得很肤浅。
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嘴巴上,而要表现在行动中,内化在思想里。
其实在现实中,把自己活好了,不成为社会的负担就已经是在感恩;如果能够把自己活好了,还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就是最大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