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缺失

信仰的缺失

当我们还是一个孩童时,父母就是我们的天与地,我们是听话的好孩子,因为父母是爱我们的。当我们长大一点,走进了学校,老师的话都是真理,很多孩子听老师的话甚至超过父母,因为老师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当我们进了大学,再没有严格管教与约束时,慢慢地我们不再完全听从于老师、听命于父母,因为我们看似长大了。

在我们毕业前,还没有踏入社会时,我们是有信仰的,我们信仰的是爱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但当我们进入职场后,很多年轻人却迷失了自我,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突然间我们丧失了信仰,或者说信仰了错误的东西,个人认为可能的情况有如下三点。

进入社会后信仰金钱

很多人说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金钱社会,没有钱寸步难行。很多人在社会中,只认金钱,或者说将金钱排在第一位,而将道义、责任、感情统统往后排,他们只是为了钱而工作,变成了金钱的奴隶。当赚的钱不多时,不快乐;当赚了很多钱时,看到还有人有更多钱,依然不快乐。很多年轻人为了赚钱、攒钱,省吃俭用,不去经营自己的人脉,不去学习投资自己,看似把握住了现在,却失去了未来。有的人,短短地工作几年后,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看到他处开出的月薪比当下高几百块就蠢蠢欲动或者受到一点委屈后就即刻行动。

金钱本身没有错,通过辛勤付出和智慧赚钱也没有错,但把金钱当信仰,既得不到更多的金钱,也赚不到幸福感。

对社会认知的偏差

在周围许多人的讲述里,社会是不公平的,很多人辛辛苦苦只能拿微薄的收入,而少数人轻轻松松却收入丰厚。当我们脑袋里面装入这些理念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去相信组织、相信领导,我们会认为踏实工作无用,进而手脚的动作就会慢下来。我们以为组织不公、社会不公,我们就开始与组织对立,与上级对抗,既然不公就没有必要去拼搏。我们的懈怠和慵懒,看似我们在与老板和组织的暗中角力中取得了胜利,因为我们没有被老板洗脑,没有被公司利用,但我们永远得不到高额的薪水,也很难被提拔和重用。

惯性难以改变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百依百顺,我们要什么父母都会满足我们。当我们是学生时,老师惩戒我们了,同学欺负我们了,有些父母会冲到学校与老师理论,与其他的家长算账。慢慢地,很多的老师不再去批评或者惩罚孩子,我们就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为所欲为地长大。大学时,我们突然没了管束,觉醒的自我得到无限的展示,学校为了毕业率、就业率,不知不觉地降低了很多的条件,我们依然认为,我们想要的,父母都会给我们,老师都能满足我们。

当走进了社会,走进了职场,我们突然发现,上级和领导变成了“恶人”,同事也变得不再可爱。我们的薪水根本就买不起高昂的游戏装备,还要付房租和生活费。老板发的薪水,怎么能够攒起买车买房的钱?这个时候,很多的父母仍然在无偿地资助子女,要什么给什么。很多的父母如果这个时候断供,或者无力供应,那么欲望和收入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突出,如果想不通问题,又找不到答案,就会滋生不少事端。

冲你微笑的并非都是好人,对你怒吼的也不全是坏人。这个社会并不会因为某个个体而改变,但却会因为你变得优秀而更美好。

抱怨是无能的表现,有信仰才会激发更多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