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释的智慧

不解释的智慧

很多年前,F4主演的电视剧《流星花园》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道歉有用的话,那还要警察干吗?”感觉这句话非常酷,时常挂在嘴边,我后来去细细思考,认为这句话包含着大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会有这样一群人,遇到事情拍着胸脯,承诺得非常好,但事后却拍着脑门,来一句“不好意思,忘记了”,或者痛心疾首地请求对方谅解,懊悔不已,但很快又故态复萌。更有甚者,有的人由于每次都能态度诚恳地做出解释,以为获得了对方的谅解,陷入了轻易承诺,无法兑现诺言,请求对方原谅的死循环。慢慢地,就没有人再去相信他,很多人做不到自查自省,仍然自我感觉良好。还有部分人认为他已经道歉过了,请求对方原谅了,对方或者相关者善意地指出时,他还认为别人吹毛求疵。

那么解释和道歉有用吗?我看未必。道歉、解释只能获得别人的谅解,只能让自己获得心理安慰,但每一次的背弃诺言,都会使得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不断受损,信誉度不断降低。再者,这个社会上太多的事情是没有解释机会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对于现象我们会有意识或者在潜意识里形成固有的看法和观念。你做错的每一件事情,说过的大话,不经过大脑说出的伤人的话,在你做完或者说完的那一刹那,伤害就已经产生了,根本没有解释的机会,没有补救的可能。人的器官中,嘴巴会欺骗人,但眼睛和肢体动作不会,或许你会听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安慰,但这样的话只能显示对方大度,而不能起到消除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的作用。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克服因为失信造成的危害。

不轻易去承诺

不要为了获得别人的好感而说大话,不要在酒足饭饱时拍胸脯承诺,不要为了获取别人的关注而高谈阔论,当然也不要总说各种模棱两可的话,例如:有机会一起吃饭,不忙的时候请你喝茶,过些时候去府上拜访。这样的承诺看似保护了自己,其实损害了你的形象。

竭尽全力去兑现诺言

为什么很多人很忙,忙得晕头转向?因为他承诺了太多,要不断地兑现自己的诺言,于是乎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时间节点做事,因为他们知道失信造成的很多伤害无法消除,于是能做的就是严于律己。

要敢于承诺

很多人在世间很难做出一些成绩,不是能力欠佳,而是不敢承诺,总给自己留了太多的退路。有些事情,当你把牛吹出去了,然后为了不让别人看低你,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把事做成,久而久之,能力也就提升了。能力是训练出来的,先把“牛”吹出去,接下来把吹过的“牛”变成现实,能力和水平就慢慢提高了,但遗憾的是,世间太多的人却只停留在吹牛这个阶段。

用行动去解释

我们很多人做错事,失信于人的时候,只能做到口头上请求原谅,而没有付诸行动证明。我们都会犯错,我们都可以取得对方的谅解,但是别人更看重下一次你如何去做。太多的人以为口头解释过了,对方也表示谅解了,事情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其实我们不知道,行动和改变才是最有效的解释。人与人的差距,是由每一次信守承诺的程度拉开的。

如果解释有用的话,那么我们巧舌如簧就好了,还要行动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