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要务

领导者要务

一个职员晋升为主管,最重要的是完成身份的变换,随之而来的是工作职责的变换,然后伴随着思维方式的转变,关注对象的变换,还有所需能力的变化,由一名个人贡献者转变成一名团体目标的实现者。作为一名管理者,或者说领导者,专业能力随着职位的提升越来越弱化,而领导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作为一名领导者,以下三点更为关键。

是非观(做正确的事情)

作为一名职员,大多是根据上级定下来的目标或者指示做事,执行好即可;作为一名主管,首要的是进行是非判断,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情不做,哪些事情坚决抵制。一些职员执行力强,却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做事,很难区分事情的价值,可一旦从事管理,逻辑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就非常重要。有的人,有了一定的思考力和判断力,但是经不住他人死缠烂打、软磨硬泡,最终抹不下面子,进而就范。有的人“服务”思维模式难改,喜欢沉浸在外界的一片赞美声中,愿意充当老好人,从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又退回到过往的舒适状态。一名称职的主管,要认识到一点,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都舒适,要做好取舍,做好是非判断。

重要程度判别(做重要的事情)

初级主管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按部就班、平均用力,而不能判别事情的重要程度。最本源的问题实质还是不能让自己闲下来,做专业工作,根据设定的目标严格执行就行,他们仍以为只要每日忙忙碌碌,自己的工作就有价值。但是一名主管,要保证自己每天所做的事情是重要的,而且还要指导下属,根据下属的能力强弱,性格差异分派胜任的工作。因此学会独立思考,并开发出适应主管职位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例如逻辑推理能力、计划能力、沟通能力等。作为主管的忙和作为职员的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不会判断事物重要性的人,只会自己受委屈,下属难受,上级不满意。还有一些主管,每天忙忙碌碌,看似整天都在处理十万火急的事情,把自己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与自己领导者的身份不甚匹配。做领导者,是要让下属成功,帮助下属成功,而不是总想着自己,追求自己的成功。

时机把握(什么时候做)

分辨清楚了事情的重要程度后,还要判断事情的紧急程度,进而在合适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情,否则时机错过了,再多的努力都会白费。时机的把握,是决策能力的体现。优柔寡断的人,也许并不是不会区分轻重缓急的问题,而是勇气的问题。勇气的背后,更是认知深度的问题,而认知深度,是对事物形成前的诸多因素作出分析,对当下的环境作出判断,对未来趋势客观预测的能力,本质上就是在广度和深度之间作出判断和取舍。只看一点,忽略全局,或纵观全局,却抓不住重点,都不是正确的做法。事情在变,环境在变,投入事情本身的人力在变,随时势的变化,在适当的时机,采取合理的措施或行动,就是彰显一个人领导力的重要所在。“忙”“盲”“茫”,是一个不合格领导者的生动表现。

做一名合格的领导者,抓好各项要务,其他的事情授权他人去做,下属才有成长的机会,事事亲力亲为,才是领导者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