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精准扶贫与可持续脱贫研究:滇西边境山区实践与经验》简介
《云南精准扶贫与可持续脱贫研究:滇西边境山区实践与经验》这本书是由.付耀华著创作的,《云南精准扶贫与可持续脱贫研究:滇西边境山区实践与经验》共有206章节
1
前言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作为一种无声的危机,危及国家社会和经济安全,也会引发局部地区冲突。贫困及其带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问题,严重地困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二、本书研究得出的主要观点 三、本书研究的主要特点 第一章 滇西边境山区贫困状况与精准扶贫框架研究 第一节 滇西边境山区区域范...
3
第一章 滇西边境山区贫困状况与精准扶贫框架研究
...
4
第一节 滇西边境山区区域范围划定
...
5
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划分的历程
(一)20世纪80—90年代划定了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连片特困区”并不是近几年提出来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伴随扶贫开发的产生而产生。1984年的《关于...
6
二、滇西边境山区行政区划及概况
(一)滇西边境山区的行政区划 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下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的通知》以及云南...
7
第二节 滇西边境山区的贫困状况分析
...
8
一、贫困人口“点、线、面”并存分布
(一)贫困人口分布“大面积”转向“大集中、大分散” 滇西边境山区山高谷深,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高。近年来,云...
9
二、贫困类型多样化和致贫原因复杂化
(一)滇西边境山区贫困类型多样化 滇西边境山区的地方性、民族性、特特性,导致该山区的贫困类型复杂多样区域发展障碍型贫困、资源约束型贫困、素质约束型贫困、少数民族...
10
三、“空间贫困”和“绿色贫困”突出
(一)滇西边境山区“空间贫困”现象突出 “空间贫困”理论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由哈里斯、缪尔达最早提出。之后很多学者把自然地理因素纳入贫困研究框架中,并提出...
11
四、“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根深蒂固
(一)滇西边境山区的“文化贫困” “文化贫困”主要是从知识层面上来理解的,主要是指知识层面的贫困,即通常所指的知识缺乏、知识不足或文化素质不济等,反映的是人们的...
12
五、“贫困、边境、民族”问题相互交错
滇西边境山区区位沿边性、民族性,导致山区的贫困问题与边境问题、民族问题、甚至跨境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滇西边境山区主要处于云南省边境一带,与老挝、越南、缅甸接壤,...
13
六、特殊地区贫困和特殊群体贫困凸出
(一)特殊贫困地区范围界定 滇西边境山区中的特殊贫困地区,主要有“地方病高发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民族直过区”“边境沿线的贫困地区”等。特殊贫困地区的分布...
14
七、地方性疾病、吸毒、艾滋病致贫严重
(一)地方性疾病致贫、返贫突出 滇西边境山区是全国地方病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由于滇西边境山区经济条件差、医疗卫生...
15
八、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弱和贫困脆弱性强
(一)滇西边境山区风险、脆弱性与贫困脆弱性 贫困脆弱性,是指家庭或者个人可能面临的在将来遭遇各种风险,导致财富损失或者生活质量下降到某一社会公认的水平之下,从而...
16
第三节 滇西边境山区精准扶贫战略框架设计
...
17
一、精准扶贫政策的内涵界定
精准扶贫政策,是把国家扶贫政策和具体的扶贫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的扶贫方式,通过对贫困对象的精准帮扶,打破传统的“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实现“扶真贫、真扶贫、拔...
18
二、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理论框架
(一)精准识别 精准识别,是指扶贫主体结合扶贫工作实际,按照分片管理原则,深入扶贫挂点村、重点扶贫村,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与贫困户面对面地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困...
19
三、滇西边境山区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
云南是我国面向“三亚”,肩挑“两洋”[53],这就使云南从开放“末端”归位于“前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理区位优势:北上可以连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20
四、滇西边境山区精准扶贫的思路框架
随着在全国范围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发式扶贫,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然而,我国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群体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贫困问题依...
21
第二章 滇西边境山区精准扶贫规划蓝图研究
滇西边境山区精准扶贫规划,是代表我国各级政府意志的政府行为,是各级政府为了实现该滇西边境山区未来脱贫以及发展目标,制定精准扶贫的途径、方法、步骤、合理配置山区扶...
22
第一节 滇西边境山区精准扶贫规划原则
...
23
一、精准扶贫规划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原则
滇西边境山区精准扶贫规划在编制、执行过程中,相关扶贫部门应该始终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围绕滇西边境山区“区域发展和精准扶...
24
二、精准扶贫规划与贫困实际相结合原则
滇西边境山区精准扶贫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规划,涉及滇西边境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重要专项规划,具有宏观性、前瞻性、指导性、权威性、严肃性和统领性作用的...
25
三、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保护相结合原则
尊重滇西边境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构建滇西边境山区反贫困话语权体系的关键。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滇西边境山区实施精准扶贫规划时,必须尊重该山区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使...
26
四、整体搬迁与稳疆固边相结合原则
滇西边境山区与缅甸、越南、老挝山水相连,拥有4060公里的国界线,山区的民众都肩负着固守国土的责任,“每一个民众都是一名哨兵”。在实施异地搬迁扶贫规划过程中,必...
27
第二节 滇西边境山区精准扶贫空间规划
...
28
一、滇西边境山区精准扶贫规划依据
滇西边境山区精准扶贫规划的制定、实施,必须立足于该山区的国家战略地位极其特殊性。服务于我国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等经济合作”“孟中印缅...
29
二、滇西边境山区“七中心三带四走廊”
滇西边境山区规划空间布局的主要目标是,将区域发展、扶贫攻坚与地理空间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山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促进区...
30
三、滇西边境山区“城市群和城市布局”
滇西边境山区“城市群和城市布局”,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重点县城为节点,形成“滇西城市群”“滇西南城市布局”和“滇西北城市布局”格局,促进发展“滇西城市群”,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