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责任、联系指导到位”扶贫工作体制

三、“领导责任、联系指导到位”扶贫工作体制

滇西边境山区各级扶贫干部是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滴灌管道”。滇西边境山区精准扶贫的政策和帮扶措施,最终都要靠该山区的扶贫干部精准落实,山区的脱贫致富需要具备一套扶贫政策执行力很强的领导班子。在滇西精准连片特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过程中,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都需要扶贫机构和扶贫队伍具有很强的扶贫执行力。因此,各级政府扶贫部门必须重视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加强扶贫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构建“领导责任到位、联系指导到位”的工作体制,提高精准扶贫的执行力。按照《云南省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的要求,我们应该做好以下精准扶贫管理工作。

一是各扶贫部门必须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领导要集中精力实施滇西边境山区的精准扶贫战略,统一单位实施精准扶贫思想认识,明确扶贫重点,确保滇西边境精准连片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做到思想统一、精力聚焦、力量集中,精准扶贫工作必须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关注、共同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第一书记应该履行“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扶贫职责。各有关部门的领导要加大对滇西边境精准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力度,把山区脱贫致富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新常态。

二是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工作公正公开,选好贫困村扶贫领导班子。加强滇西边境精准连片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管理时,要抓好山区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派思想良好、工作作风正派、综合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协助山区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的扶贫政策。同时,在开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过程中,要杜绝关照亲戚、照顾朋友、拆分户口、合并户口或增减贫困对象范围等问题发生,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8]

三是做好滇西边境精准连片特困地区驻村扶贫干部日常管理工作。根据《云南省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及队员吃住在贫困村,每年在岗驻村时间不能少于200天(含因公出差)。为此,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滇西边境精准连片特困地区驻村扶贫工作队日常管理工作台账,实行每日考勤登记制度,山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每月把签字后的考勤表在次月15日前送乡(镇)分管领导审核,并报县级组织、扶贫部门备案。驻村干部不得擅自请假离岗,如确实需请假的,必须提供相关请假的证明材料,驻村扶贫队员请假时,必须由驻村扶贫队长批准后报乡(镇)批准;驻村扶贫队长请假,必须经乡(镇)批准后报县级“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和批准,请假期满后要及时销假。各级“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山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及队员在岗情况进行检查,派出单位不得抽调其承担其他工作。任期结束后,给予一次性补假15天。《云南省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对不驻村、不尽心尽力、不履行驻村职责、扶贫任务完成不好,经教育帮助不改的队员,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可逐级向管理部门提出要求进行调整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