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金精准扶贫工程:“增投入”脱贫一批
根据《滇西边境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的要求,按照“雪中送炭、突出重点”的原则,在滇西边境山区实施金融扶贫政策,集中力量解决滇西边境山区内特殊困难地区、特殊困难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的决定》和《云南省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精神,在滇西边境山区实施金融扶贫政策,改进金融服务水平,增加山区发展资金投入,提升金融扶贫精准度、有效性,实施金融信贷扶贫工程,通过金融信贷扶贫“增投入”来实现脱贫一批的目标。
(一)确定协同一致的金融扶贫主体
扶贫资金不足与滇西边境山区扶贫开发缺钱,是山区实施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矛盾。我们要创新滇西边境山区的金融扶贫机制,完善该山区以商业性金融为主体、农业政策金融为主导、新型金融为辅助的农村金融体系,引导和规范该山区农村金融服务,推动该山区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镇和社区延伸,强化该山区乡村金融服务站对扶贫对象的瞄准服务,有效缓解该山区贫困农村和贫困群众贷款难题。滇西边境山区实施金融扶贫的关键,是确定协同一致的金融扶贫的主体及扶贫思路,发挥不同金融扶贫主体各自的优势,协同实施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工程。滇西边境山区金融扶贫的主体和基本思路,如图4-1所示。
图4-1 滇西边境山区金融扶贫的主体和基本思路
资料来源:参见周孟亮、彭雅婷的《我国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扶贫体系构建研究》,载《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第4期。
确定滇西边境山区金融扶贫的主体和基本思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政府必须参与到金融扶贫过程中,制定各项金融扶贫工作政策,加强金融扶贫政策引导,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采取各种激励措施,调动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扶贫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充分利用大型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资金充裕的优势,采取重点开展滇西边境山区旅游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扶贫、民族文化产业项目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和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能力扶贫。三是充分发挥微型金融信贷机制优势,实施精准“滴灌”到户的金融扶贫措施,改变原来的“漫灌式”扶贫方式。四是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作用,实施滇西边境山区开发性金融扶贫,重点支持该山区特困地区旅游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五是发展滇西边境山区合作性金融,发挥山区贫困户“互助”的优势。总之,对滇西边境山区的金融扶贫,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各金融机构整合资金,协同一致的开展山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二)健全金融精准扶贫服务体系
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部署和《云南省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要求,围绕滇西边境山区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精准对接山区金融需求,改革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坚持金融政策与扶贫政策相协调,坚持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并举,强力推动滇西边境山区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激活滇西边境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为实现该山区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为此,在滇西边境山区应该做好以下金融扶贫服务工作。
1.发挥滇西边境山区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
在滇西边境山区实施金融扶贫措施,要贯彻落实好开发性、政策性银行的扶贫优惠政策。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中、长期信贷资金,重点支持滇西边境片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和“民族特殊需求品”服务、地方性疾病救治以及整乡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的支持,设立滇西边境山区金融扶贫专业部门,实行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山区农民经营负担,加大对12个“直过民族”、7个人口较少民族、16个跨境民族以及僰人、勒墨人、昆格人、本人、俐米人、普标人、老品人等极端困难群体的扶贫力度。
2.发挥滇西边境山区农村金融组织精准扶贫的主力军作用
在滇西边境山区实施金融扶贫措施,应该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网点多、覆盖广、贴近农村、贴近贫困农户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些农村金融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主力军作用。按照《云南省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网点设置提出的要求,要合理规划滇西边境山区的网点布局,加大对山区乡镇设置物理网点的工作力度,完成网点的搬迁、整合、装修、升级,实现网点建设全覆盖,瞄准滇西边境山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动金融扶贫和金融服务进村入户,力争建档立卡贫困户获贷率达70%。在稳定滇西边境山区县域法人地位、坚持服务“三农”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山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在滇西边境山区设立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鼓励开展面向滇西边境山区“三农”的差异化、特色化服务。鼓励和支持在滇西边境山区的贫困村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
3.发挥滇西边境山区商业银行精准扶贫的积极作用
按照《云南省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商业银行要按照云南省级商业银行的统一部署,结合滇西边境山区内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积极承担起金融扶贫的社会责任,加大扶贫的信贷支持力度。要稳定和优化山区县域网点,禁止将现有的贫困县域网点撤并;农业银行要继续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强化滇西边境集中连片特困山区县级事业部“一级经营”能力;鼓励和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在上级行的指导下,设立滇西边境山区“三农”金融服务专业部门,强化县以下机构网点服务功能建设,扩大“三农”服务范围。
4.加强滇西边境山区金融机构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积极开展滇西边境山区边贸银行的筹建工作,鼓励和引导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租赁、基金等金融机构到该山区各州(市)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鼓励和支持滇西边境山区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项目收益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加强对滇西边境山区的企业培育力度,根据该山区的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精准扶持特色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特色农业、绿色生态种养业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着力满足建档立卡贫苦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色农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园区以及工业发展的金融需求。
5.发展滇西边境山区精准扶贫保险产品和服务,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
鼓励滇西边境山区的保险机构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保险服务体系,扩大山区的农业保险覆盖面,通过财政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该山区贫困县、贫困村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支持山区内贫困村开展特色农产品价格保险。同时。加大滇西边境山区农村住房保险力度,鼓励保险机构针对贫困农户的保险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山区贫困人口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险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6.引入新兴金融业,多渠道提供金融精准扶贫服务
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滇西边境山区的金融机构应该建设创新型互联网平台,开展该山区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基金销售和网络消费金融等业务;支持滇西边境山区互联网企业依法设立互联网支付机构、网络借贷平台、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规范发展滇西边境山区民间融资,建立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引导该山区社会资本支持精准扶贫。
(三)对接金融精准扶贫重点项目
滇西边境山区各金融机构要按照《滇西边境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的要求,精准对接山区扶贫攻坚发展规划,制定“十三五”时期滇西边境山区金融扶贫工作规划和年度金融扶贫工作计划,精准对接滇西边境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山区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基本情况、生产生活、就业就学状况、金融需求等内容,实行金融精准扶贫。
1.精准扶持特色产业,带动滇西边境山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各金融机构要立足滇西边境山区资源禀赋、产业特色,扶持山区特色农业、绿色生态种养业、经济林产业、传统手工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着力满足山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色农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园区以及工业发展的金融需求。鼓励和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和优惠利率贷款,根据滇西边境山区沿边性、民族性、地方性等实际,开展山区特色产业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产业扶贫。
2.精准扶持滇西边境山区易地扶贫搬迁,支持贫困人口安居乐业
精准扶持滇西边境山区易地扶贫搬迁等基础设施项目,支持山区贫困人口安居乐业。各扶贫金融机构要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在滇西边境山区运用发行政策性金融债筹集的信贷资金,按照保本或微利的原则,对山区需要异地搬迁的贫困户发放长期的易地扶贫搬迁贴息贷款。按照《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农业发展银行支持滇西边境山区易地扶贫搬迁优惠贷款政策。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滇西边境山区贫困村的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整乡整村推进等重点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加大滇西边境山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的金融投放贷款。各级人民银行要加强督促指导易地扶贫搬迁等贷款实施情况,推动易地扶贫搬迁信贷政策的落实;相关的金融机构应该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并定期向滇西边境山区人民银行报送易地扶贫搬迁等贷款的发放情况。
3.精准扶持滇西边境山区贫困人口就业就学,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为滇西边境山区贫困户提供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和“贷免扶补”及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支持山区符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妇女等群体自主创业。由财政给予贴息,增加风险补偿等政策,加大对有创业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贷支持。针对山区贫困户种养殖业的生产周期和资金需求特点,灵活确定贷款期限,提高贷款额度,切实改进金融服务;积极开展滇西边境山区的助学贷款业务,扩大助学贷款规模,阻断山区的贫困代际传递。
4.精准对接滇西边境山区重点项目金融服务需求,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精准对接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等领域金融服务需求,夯实滇西边境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充分利用股权投资、信贷、融资租赁、债券、基金等多种融资工具,支持滇西边境山区的电力、水利、交通、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医疗、文化、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设。通过政府采购服务资金流的贷款抵质押方式,支持滇西边境山区贫困村的民生工程建设;健全和完善滇西边境山区区域信贷政策,给予“直过民族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沿边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的帮扶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