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准扶贫易消除滇西边境山区贫困“硬骨头”
滇西边境山区贫困,是我国目前贫困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大难题”“深水区”。加快滇西边境山区相对贫困地区、相对贫困人口脱贫步伐,不仅是滇西边境山区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滇西边境山区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新阶段,滇西边境山区贫困的原因、类型、性质都出现以下新特征:因病致贫返贫、因残致贫返贫以及因缺技术缺乏、无劳动能力和扶贫资金瞄准性差而致贫返贫比较严重;人口流动出现的“空巢化”“妇女化”和“留守儿童”贫困,因各民族受教育程度低、人力资本储备不足、地方性疾病、传染病、艾滋病无法及时医治导致生产能力低下的贫困;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等特殊贫困群体依靠自身努力很难走出贫困等等。因此,在滇西边境山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各级政府扶贫部门必须牢固树立“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理念,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精准考核”的原则开展开发式扶贫工作,才能实现滇西边境山区“城乡一体化”“兴边富民”“共同富裕”,才能打赢滇西边境山区脱贫攻坚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