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持续稳定脱贫生计风险防范机制
滇西边境山区可持续稳定脱贫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滇西边境山区生计脆弱性强的地区可能因为自然灾害频发而区域性返贫;滇西边境山区那些脱贫脆弱性强的贫困人口,即便是脱贫后也可能再次返贫。因此,滇西边境山区可持续稳定脱贫的关键是降低当地脱贫户返贫风险,有效克服贫困人口在脱贫后的生计脆弱性,增强他们应对风险冲击的“抗逆力”。
一是精准评价滇西边境山区脱贫户的脱贫能力,降低返贫风险。险防范是滇西边境山区可持续稳定脱贫的关键环节,也是维护滇西边境山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撑,更是防止滇西边境山区贫困人口返贫的最后保障。为此,我们应该对滇西边境山区脱贫户的可持续稳定脱贫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研判,客观精准地评价滇西边境山区贫困户脱贫后生计资本增收的可持续性、可持续脱贫能力的稳定性以及抗风险能力。同时,对滇西边境山区暂时性脱贫人口和稳定脱贫人口进行精准识别,按照可持续稳定脱贫指数,对暂时性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人口采取差异性的扶贫政策倾斜。
二是实施生态建设绿色扶贫。依托滇西边境山区独特的少数民族人文景观,开展滇西边境山区荒山治理、退耕还林、生态保护,发展滇西边境山区橡胶、核桃、干果等经济林,通过绿色产业扶贫发展当地生态经济。加大滇西边境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针对那些因重大自然灾害而返贫的贫困人口,依据当地县级以上气象、民政、国土等有关部门的认定,及时纳入脱贫计划,加大对他们进行生态补偿脱贫力度,从而实现贫困人口可持续稳定脱贫。
三是完善滇西边境山区风险保障体系,一方面,建立滇西边境山区农业生产风险保障机制,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防范能力,增加当地农业生产、农作物的保险种类和保险覆盖范围,增加滇西边境山区的灾害保费赔付额度,降低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波动,造成滇西边境山区贫困人口的经济损失[38]。另一方面,提高滇西边境山区脱贫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提升滇西边境山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和疾病预防工作能力,转变滇西边境山区脱贫户“有病不就医”的思想观念,从源头上治理滇西边境山区脱贫户因病返贫问题。此外,破解滇西边境山区社会保障待遇的城乡分割和群体分割问题,消除滇西边境山区社会保障待遇上存在制度安排方面的“碎片化”现象,让滇西边境山区城乡居民能够同等地享有医疗保障、养老保障、最低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