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弱和贫困脆弱性强

八、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弱和贫困脆弱性强

(一)滇西边境山区风险、脆弱性与贫困脆弱性

贫困脆弱性,是指家庭或者个人可能面临的在将来遭遇各种风险,导致财富损失或者生活质量下降到某一社会公认的水平之下,从而陷入贫困的风险的可能性,脆弱性与贫困两者之间是紧密想联系的概念。人类的脆弱性与人类的贫困相伴生,互为因果,脆弱性既是衡量贫困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导致贫困和赤贫的重要原因。有的人虽然不贫困却脆弱,有的人虽然不脆弱却贫困。

滇西边境山区的贫困脆弱性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滇西边境山区贫困系统、贫困群体或贫困个体本身就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即与生俱来的脆弱性,区域内的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尤为突出;二是滇西边境山区贫困系统、贫困群体或贫困个体对外界恶劣的自然或人为的干扰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三是滇西边境山区贫困系统、贫困群体或贫困个体在外来干扰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胁迫下,很容易出现某种难以复原的损失、损害,以致陷入更深的贫困状态[49]。滇西边境山区贫困脆弱性有时表现为非贫困人口陷入贫困状态,或者已经贫困的人口持续性或永久性的贫困,即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便出现的处于贫困线附近的“家庭一旦遇到某种致贫的风险就陷入贫困状态”,或者“扶贫—脱贫—再返贫”怪圈现象。

滇西边境山区“贫困脆弱性”中的人们所遭遇的某种“风险”,是指超出了该区域里贫困家庭直接控制的、能够损害家庭福利的未知事件,包括滇西边境山区自然灾害、社会风险(比如暴力、犯罪、政治等)、个人风险(比如意外事故、疾病、意外受伤、家庭变动等)、经济风险(比如失业、资产损失等)[50]

滇西边境山区“贫困脆弱性”中的“脆弱性”,是指滇西边境山区的贫困家庭由于不确定风险事件而引起的未来福利损失,或者是滇西边境山区贫困者或接近贫困的人因拥有资产的不足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低下,以致趋于脆弱。滇西边境山区贫困人口的脆弱性不仅是风险的产物,而且是家庭、个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和行动的产物,脆弱性的程度由风险的特点、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个人应对风险的能力等因素决定的。

(二)滇西边境山区风险、脆弱性与贫困的形成机理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风险”和“脆弱性”应该作为“贫困”概念的组成部分,贫困与风险、脆弱性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想、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可以得出滇西边境山区贫困与风险、脆弱性形成机理。如图1-5所示。

图1-5 滇西边境山区风险、脆弱性与贫困形成机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