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扶贫供体资源持续性供给
滇西边境山区的可持续性稳定脱贫,要求完善脱贫供体职能,充分调动扶贫资源,提升滇西边境山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实现滇西边境山区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稳定脱贫。
首先,拓展滇西边境山区扶贫资金筹措渠道,加强对当地扶贫资金的有效管理,发挥扶贫资金可持续稳定脱贫功效。为此,在滇西边境山区可持续稳定脱贫工作过程中,扶贫资金的筹措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既要发挥政府财政拨款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调动滇西边境山区社会组织、个人、企业等多渠道资金筹措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完善滇西边境山区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对滇西边境山区所有扶贫资金进行监督检查、统筹规划管理,防止扶贫资金被截留,确保滇西边境山区扶贫资金流向透明,避免扶贫资金渗漏、流失,为滇西边境山区可持续稳定脱贫提供资金保障。
其次,加强滇西边境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一方面,加强对滇西边境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改造、退耕还林、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滇西边境山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滇西边境山区农产品生产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加强滇西边境山区的交通、农田、水利、电力、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帮助提高滇西边境山区的“造血”功能,增强滇西边境山区贫困人口可持续稳定脱贫的自我积累意识,提升滇西边境山区贫困人口可持续稳定脱贫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要继续实施滇西边境山区生态家园富民措施,坚持走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之路。
最后,建立健全滇西边境山区教育、医疗、养老、防灾等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发展滇西边境山区公共事业,促进滇西边境山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全面提升,补齐可持续稳定脱贫的短板。一是统筹滇西边境山区城乡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滇西边境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教育等,提高滇西边境山区人力资源整体综合素质。二是继续巩固发展滇西边境山区大病统筹、兼顾小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村级卫生义务医疗站,为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家庭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加大对滇西边境山区患大病“五保户”、特殊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力度。三是落实滇西边境山区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完善滇西边境山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受灾群众救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四是针对滇西边境山区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的生态危机,我们应当为滇西边境山区的受灾群众提供灾害预防和减灾灭害服务,加强滇西边境山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做好可持续稳定脱贫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