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搬迁与稳疆固边相结合原则
滇西边境山区与缅甸、越南、老挝山水相连,拥有4060公里的国界线,山区的民众都肩负着固守国土的责任,“每一个民众都是一名哨兵”。在实施异地搬迁扶贫规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里的区位沿边的特殊性而“不能动”,不宜实施整体搬迁,对于那些不靠近边境的村,可以进行适当合并,集中打造成特色旅游村[5],结合滇西边境山区“边境”一线的“固民”与“固土”的稳疆固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固边、惠民、富民”全面制定、实施精准扶贫规划,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让精准扶贫工作与稳疆固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的边境扶贫思路[6],针对那些守边群众不能易地搬迁,通过多种措施,不断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发展边境地区的边境贸易和特色经济,加快边民脱贫致富,确保边民不流失、守边不弱化,为滇西边境山区稳疆固边奠定坚实基础。在编制和实施滇西边境山区实施精准扶贫规划时,应该规划好边境经济合作区规划与建设各项前期工作,通过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重点规划项目,加强与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边境线上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形成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配套功能最全的滇西边境山区边境贸易物流项目,加强与缅甸、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加大滇西片区的边境贸易政策扶持力度,努力扩大滇西边境山区的进出口贸易,实现滇西边境山区边贸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规划好滇西边境山区转移支付资金固边惠民工作:促进边境事务建设;完善口岸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提高人流和物流工作;推动边境贸易发展,扶持边贸互市建设和边贸企业技术培训、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发展滇西片区边境贸易、边民互市贸易,增加边民收入;加快滇西边境山区的基层政权建设,改善当地基层办公条件;保障和改善边民的民生,解决滇西边境山区群众住房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建设滇西片区的边防乡镇卫生院,改善边民就医难问题,村内道路实现硬化,建设乡镇农贸市场,方便群众开展货物交易;完善边境工业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