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措施未体现民族区域性和民族差异性

八、帮扶措施未体现民族区域性和民族差异性

滇西边境山区扶贫工作成效,取决于是否立足于该山区民族特困区域的自然地理特性、人文民族特性、长期贫困特性等实际情况,切实转变扶贫开发模式;贫困治理的重点内容应从强调通过区域经济增长解决收入贫困问题,转为以提高该滇西边境山区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侧重培养他们可持续生计方式与可行能力。滇西边境山区贫困人口就业能力提升和自我发展能力是该山区减贫的努力方向;减贫绩效更应注重滇西边境山区民族特困区社会人文环境在贫困治理方面的积极影响,致力于解决多维贫困、慢性贫困、持续贫困问题;在滇西边境山区特困地区,生态扶贫是反贫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民族文化旅游是反贫困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滇西边境山区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的精准扶贫政策普惠强,但是,在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的帮扶措施却忽略了滇西边境山区与各少数民族差异性,扶贫工作出现“数据扶贫”“任务扶贫”现象,注重经济效益,弱化了滇西边境山区的生态与社会效益,反贫困治理结构不完善,以至于精准扶贫效用难以实现最大化。

【注释】

[1]马尚云:《精准扶贫的困难与对策》,载《学习月刊》2014年第10期。

[2]山西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研究课题组:《山西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年版。

[3]宋媛:《云南省扶贫开发报告》,载《新西部》2018年第2期。

[4]宋媛:《云南省扶贫开发报告》,载《新西部》2018年第2期。

[5]宋媛:《云南省扶贫开发报告》,载《新西部》2018年第2期。

[6]宋媛:《云南省扶贫开发报告》,载《新西部》2018年第2期。

[7]宋媛:《云南省扶贫开发报告》,载《新西部》2018年第2期。

[8]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省扶贫办公室数据整理而得。

[9]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省扶贫办公室数据整理而得。

[10]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省扶贫办公室数据整理而得。

[11]宋媛:《云南省扶贫开发报告》,载《新西部》2018年第2期。

[12]宋媛:《云南省扶贫开发报告》,载《新西部》2018年第2期。

[13]宋媛:《云南省扶贫开发报告》,载《新西部》2018年第2期。

[14]宋媛:《云南省扶贫开发报告》,载《新西部》2018年第2期。

[15]宋媛:《云南省扶贫开发报告》,载《新西部》2018年第2期。

[16]庄天慧:《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贫困和反贫困调查与评估》,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版。

[17]庄天慧:《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贫困和反贫困调查与评估》,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版。

[18]朱俊生等:《中国社会保护政策减贫效应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9]李德建:《文化策略:民族地区反贫困的路径选择研究》,载《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4年第6期

[20]陈全功、程蹊:《少数民族山区长期贫困与发展型减贫政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21]李德建:《文化策略:民族地区反贫困的路径选择研究》,载《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4年第6期。

[22]庄天慧:《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贫困和反贫困调查与评估》,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版。

[23]方清云:《贫困文化理论对文化扶贫的启示及对策建议》,载《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第159—161页。

[24]付少平:《贫困文化与文化扶贫的战略选择》,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72—73页。

[25]丁忠兰:《云南民族地区扶贫模式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

[26]丁忠兰:《云南民族地区扶贫模式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

[27]荆炜:《西部地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及补偿类型区划研究》,载《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28]王赞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生态补偿式扶贫标准与思路》,载《湖湘论坛》2015年第4期。

[29]冯永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路径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0]王军善:《滇西边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素质型贫困呼唤教育扶贫》,载《中国改革报》,2013年1月9日。

[31]杨明方:《张春贤:精准扶贫稳疆固边》,载《人民日报》,2016年3月10日13版。

[32]蒋波:《精准扶贫要精准选人》,载《宁夏日报》,2015年7月15日第14版。

[33]李慧莲、赵海娟:《精准扶贫:好政策为何也有“微词”》,载《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9月17日第1版。

[34]黄承伟:《我国精准扶贫实践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载《民主与科学》2018年第1期。

[35]张曦:《家庭再生产、贫困发生与精准扶贫政策实践》,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36]黄承伟:《我国精准扶贫实践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载《民主与科学》2018年第1期。

[37]张曦:《家庭再生产、贫困发生与精准扶贫政策实践》,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38]马文峰:《“直过民族”如期实现小康对策》,载《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39]张曦:《家庭再生产、贫困发生与精准扶贫政策实践》,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