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多维贫困识别数据库建档立卡指标体系

三、县级多维贫困识别数据库建档立卡指标体系

(一)县级多维贫困识别数据库建档立卡指标体系

滇西边境山区县级多维贫困识别数据库建档立卡指标体系,如表3-3所示。

表3-3 滇西边境山区县级多维贫困识别数据库建档立卡指标体系表

续表

续表

注:本表格由课题组设计制作。

(二)县级多维贫困识别数据库建档立卡指标解释[5]

基本情况:

1.县属性:(1)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略);(2)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略);(3)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略);(4)革命老区县(略);(5)边境县(略)。

2.地势:(1)平原(略);(2)丘陵(略);(3)山区(略)。

3.地方病,是指经云南省级以上(含云南省)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地方病病区划分标准,确定的病区县(市、区、旗)的呈地方性发病特点疾病。目前被列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地方病主要有大骨节病、克山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包括饮水型、燃煤污染型、饮茶型)、地方性砷中毒(包括饮水型、燃煤污染型)。

4.行政区域土地面积,是指滇西边境山区内县辖区内的全部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包括耕地、草原、滩涂、荒山、山林、道路、建筑物占地等陆地面积和水库、河流、湖泊等水域面积。

5.乡(镇),是指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滇西边境山区的乡镇一级行政区划数量。但城市街道办事处、城关镇、工矿区除外。

6.行政村个数,是指经上级政府批准,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县的农村中按居住地区设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个数。含农村社区。

7.自然村个数是指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县村民相对集中居住自然形成的村落,村民居住户非常分散的山区、牧区则是按照村民小组来划分确定。

8.乡村户数(户)(略)。

9.乡村人口(人)(略)。

10.少数民族人口(人)(略)。

11.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是指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县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流程评选确定的建档立卡的农户数。

12.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是指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县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流程评选确定的建档立卡的人。

13.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数,是指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县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流程评选确定的建档立卡的人口数。

14.需移民搬迁的贫困人数,是指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县居住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或者地质灾害地区,需要搬迁的人口数。

15.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县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

收入现状:

16.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略)。

17.第一产业(略)。

18.第二产业(略)。

19.第三产业(略)。

20.上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指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县政府上一年凭借国家政治权力,政府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的以税收为主的财政收入,包括营业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资源税、房产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屠宰税以及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行政性收费收入、专项收入、罚没收入和其他各项收入等。不含基金收入。

21.上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是指上一年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县县域行政管理和各项事业费用、县域统筹的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城市维护费、政策补贴性支出等财政预算支出。

22.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度,是指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县上一年完成的城乡固定资产全部投资额度。

23.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是指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县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综合。

24.上年粮食总产量(略)。

25.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略)。

25a.工资性收入,是指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县农村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动力而获得的收入。按照来源渠道划分,工资性收入可分为滇西边境山区的个人在企业劳动得到的收入、在非企业组织中的劳动收入、山区常住人口外出务工收入和其他单位劳动得到的收入。

25b.家庭经营收入,是指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县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收入。

25c.转移性收入,是指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县农村农户和住户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比如家庭非常住人口带回和寄回、农村外部亲友赠送、亲友赠送、救济金(五保金、低保金)、调查补贴、救灾款、无偿扶贫款、退耕还林资金等。

25d.财产性收入,是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使用后,从中获得的作为回报的收入。包括股息、租金、利息、土地征用补偿等。

2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指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储蓄的时金额。包括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农民个人储蓄存款,不包括居民的手存现金,也不包括机关团体、工矿企业、部队等单位的存款。

27.中央投入到县的财政扶贫资金总额,是指中央上一年投入到滇西边境山区各县的财政扶贫资金总额。包括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贴息资金。

27a.发展资金和贴息资金,发展基金是指国家设立的用于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促进以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项资金;贴息资金,是指用财政扶贫资金贴息,重点支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中效益好、有还贷能力的项目。

27b.以工代赈资金,是指国家专项安排,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包括修建县乡、乡村公路、建设基本农田、兴建小型农田水利、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等,适用于异地扶贫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27c.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是指中央财政设立的用于支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改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的专项资金。

28.省级及以下财政扶贫资金(略)。

29.行业扶贫资金(略)。

30.社会帮扶资金(略)。

基础设施:

31.通(水泥/沥青)公路行政村个数(略)。

32.通(水泥/沥青)公路自然村个数(略)。

33.通客运班车的行政村个数(略)。

34.通客运班车的自然村个数(略)。

35.通电行政村个数(略)。

36.通电自然村个数(略)。

37.通广播电视行政村个数(略)。

38.通广播电视自然村个数(略)。

39.通宽带网络行政村个数(略)。

40.通宽带网络自然村个数(略)。

41.实现安全饮水行政村个数(略)。

42.未解决安全饮水的人数(略)。

生产生活条件:

43.有塑料大棚/温室的行政村个数,是指滇西边境山区各县域有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的有塑料薄膜(玻璃)和钢(竹、木)架支撑的大棚和温室个数。

44.耕地面积(略)。

45.林果面积(略)。

46.牧草地面积(略)。

47.夏收粮食产量(略)。

48.秋收粮食产量(略)。

49.经济作物油料产量(略)。

50.经济作物油料产量(略)。

51.经济作物烟叶产量(略)。

52.经济作物茶叶产量(略)。

53.经济作物薯类产量(略)。

54.经济作物蔬菜产量(略)。

55.经济作物糖产量(略)。

56.经济作物瓜果产量(略)。

57.经济作物咖啡产量(略)。

58.其他经济作物产量(略)。

59.园林果园苹果产量(略)。

60.园林果园香蕉产量(略)。

61.园林果园梨产量(略)。

62.园林果园桃子产量(略)。

63.园林果园核桃产量(略)。

64.园林果园其他水果产量(略)。

65.家畜猪出栏头数(略)。

66.家畜羊出栏头数(略)。

67.家畜牛出栏头数(略)。

68.禽出栏头数。

文化教育:

69.有幼儿园或学前班的行政村个数(略)。

70.有小学或小学教学点行政村个数(略)。

71.有初中学校的乡镇个数(略)。

72.有高中学校的乡镇个数(略)。

73.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略)。

74.小学教育入学率(略)。

75.初中教育入学率(略)。

76.高中教育入学率(略)。

77.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略)。

78.幼儿教育专任教师数(略)。

79.幼儿教育保健员数(略)。

80.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略)。

81.农村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略)。

82.有综合文化站的乡镇个数(略)。

83.有图书室的行政村个数(略)。

84.有文化体育活动广场的行政村个数(略)。

85.有健身器材的行政村个数(略)。

86.教育经费合计(略)。

87.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略)。

88.国家财政性预算内经费(略)。

劳动力技能培训:

89.劳动力人数(略)。

90.外出务工人数(略)。

91.青壮年劳动文盲人数(略)。

92.参加技能就业培训人数(略)。

93.转移输出劳动力数(略)。

医疗卫生健康:

94.有卫生院的乡镇个数(略)。

95.有卫生室的行政村个数(略)。

96.卫生机构床位数(略)。

97.有合格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的行政村个数(略)。98.农村卫生院医生人数(略)。

99.农村卫生室医生人数(略)。

100.有专职保洁员行政村个数(略)。

101.社会福利院床位数(略)。

10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略)。

103.有生产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点的行政村个数(略)。

104.新生婴儿总人数(略)。

105.新生婴儿死亡率(略)。

106.地方病地区个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