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障碍型贫困村”精准帮扶措施
2025年09月26日
一、“区域发展障碍型贫困村”精准帮扶措施
区域发展障碍型贫困村,是指行政村因交通、通信不便,或者行政村因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不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所引发的贫困村。滇西边境山区贫困村地处边境一带,地域偏远、交通闭塞、观念封闭僵化,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大多农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不强。加之,很多行政村地形切割明显,土地稀缺、破碎、连片性差,很多耕地零星分布于陡坡、槽谷之中,肥力很差,不适宜耕种。因此,滇西边境山区很多行政村恶劣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制约了发展,有的行政村甚至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从而导致这些村寨贫困程度深,成为区域发展障碍型贫困村。根据区域发展障碍型贫困村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加强贫困村的水、电、路、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因村施策”精准帮扶措施。
一是加大贫困村的公路建设,尽早实现贫困村、村小组通水泥路,村与村、户与户间的村内道路硬化。二是加强贫困村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和人畜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完善贫困村农田水利建设、小河流域治理等项目工作,确保贫困村自来水,提高饮用水水质,保障贫困村居民用水安全,提升村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三是加快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因地制宜推行光伏发电,满足贫困村生产生活用电需要,加强贫困村通信设施建设,互联网实现全覆盖,提高信息化水平[28],实施山区电网改造工程,解决山区贫困村、贫困户用电困难、电费贵的问题。四是加大贫困村的能源建设,推广贫困村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实施贫困村“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程。五是加强贫困行政村低保、新农合及养老保障制度完善,发挥村级科技文化活动室及医疗卫生室实际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