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三彩概述

一、唐三彩概述

唐三彩盛行于唐朝,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其釉彩有绿、褐、白、蓝、红、黑等色彩,其中以黄、白、绿三色为主。在唐朝,唐三彩是一种用于随葬的高级冥器,可以表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通过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表现出来,供其在死后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

唐三彩的形状造型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分别为模型,生活用具,俑类(包括人物、动物,而其中以动物居多)。唐三彩中的生活用具主要有瓶、壶、罐、钵、盘、杯等;模型有亭台楼榭、仿木箱柜、仓库、住房等;俑类有各种人物与动物,如贵妇、达官、男女侍、武士、胡人及马、骆驼、天王等。在人物之中,以宫廷侍女居多;而在动物之中,又以马与骆驼居多。唐三彩中的人物造型深受佛教影响,例如唐代女俑婉转优美的姿态就是在佛教丰富的造型艺术特点之上,巧妙结合西方造型比例恰当、中国艺术中的写实特点,可以说唐三彩是中外合璧的经典之作。马和骆驼是唐朝时期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骆驼这一交通工具的盛行,还得益于中外贸易的繁荣,这与丝绸之路也是分不开的,因为有“沙漠之舟”之谓的骆驼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唐三彩中的骆驼姿态各异,极富动感,在为我们呈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画面的同时,还描绘出了骆驼与人互动、协作的情态。

虽然名为唐三彩,但其实三彩的最初出现并不是在唐朝,而是在更早的南北朝时期,只不过是因为在唐朝发展到了极盛阶段,因而将三彩冠以了“唐”的名号。

唐三彩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唐朝的陶瓷业在开放繁荣的社会环境中得到飞速发展,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次,唐朝国力强盛、安康富足,导致了高官们穷奢极欲的生活作风,这种腐化以厚葬的形式传播开来。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财力,高官们罔顾官府的明文规定,购买、制作大量唐三彩作为陪葬品。上层阶级的厚葬之风很快蔓延至整个社会,唐三彩因此在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

唐三彩的诞生、发展以及兴起的整个过程与唐朝历史有着紧密的关联。唐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呈现出开放包容的态度,丝绸之路兴盛,中外交流密切,文化沟通频繁,商业贸易密集。因此,唐三彩得以蓬勃发展,在其特征上可以觅得异域文化的缩影,传播范围不仅仅限于中原地区,周边国家都受其影响。思想文化只是一方面,在高度发达的经济的带动下,唐朝的制陶技巧日趋成熟,艳丽的色彩、精美的样式、富有艺术韵味的造型博得了唐朝人以及异域人的喜爱。这种喜爱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受到外来风俗文化的冲击与影响,社会上流行一种奢华富丽的审美观念。人们开始接纳并喜爱色彩艳丽、造型肥美的唐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