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参加爱心暑托班的目的
调查中显示,家长将孩子送往爱心暑托班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为了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占比达66.01%左右;二是锻炼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占到60.13%左右。参选原因中“解决孩子暑期看护难”的占比较预期要少很多,“希望孩子通过暑托班学习知识”占比最小,说明家长们更希望爱心暑托班是一个可以丰富孩子暑期生活、培养能力的去处,而非一个仅仅解决看护问题的组织。从中可以看出,家长们对爱心暑托班的期望值还是较高的。现如今孩子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们对此也非常关心,希望将参加爱心暑托班当作一个培养孩子的机会。
表1 家长将孩子送往爱心暑托班的目的
目前,爱心暑托班招募的任课教师大多为社会上有一技之长的青年人,比如擅长魔方、英语、绘画等。这些青年人有的是身兼多职,有的是专职爱心暑托班教师,但却没有经过十分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学培训和相关证件考核测评。
图1 爱心暑托班教师从事这份职业的主要原因
图2 爱心暑托班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
根据图1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大多数爱心暑托班的教师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他们喜欢与孩子们相处,所以我初步认为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状态是十分满意且享受其中的。然而,图2中的数据表明,爱心暑托班的教师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其中主要压力来源于工作辛苦,占比约78.57%。为此,我在暑假期间前往爱心暑托班进行实地考察。当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观察整个课堂的时候,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是没有在认真听讲的,更有甚者会吵闹不停、坐立不安,影响课堂秩序。当面对这种情况时,授课教师往往显得有些束手无策。尽管授课教师会多次口头上劝说,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孩子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这让授课教师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也使他们的工作变得更加辛苦,进而增大工作压力。
图3 孩子们参加爱心暑托班的主要目的
图3显示,孩子们报名参加爱心暑托班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爱心暑托班学习更多的知识,为开学做准备,占比达到61.11%左右。而被家长放在主要原因的丰富孩子生活和提升社交能力占比均为55.56%。解决看护难的问题仅占比33.33%。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人口众多,加之近年来“二孩”政策放开,新生儿数量增多,孩子间的竞争也就更加激烈。孩子们希望在爱心暑托班老师的辅导下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暑假作业,通过与补课机构形式不同的爱心暑托班学习新知识,拓宽思维。
图4 爱心暑托班志愿者的收获
根据图4的数据,我发现志愿者在进行爱心暑托班的志愿服务时,最大的收获是协助教师一同工作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占比约58.62%。通过接触有些调皮的孩子磨炼自己的耐心和交际能力,并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次之,占比约为4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