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子的产生过程
距今3000年前便有对“狮子”的记载,称为“狻猊”。最早的石狮出现在墓穴口前,统治者将它作为守护陵墓的使者。“狮子作为中国神兽中的一员,随着丝路开辟,从西域引入到了中原。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石狮子,其造型与真狮子有别,它被赋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特征和符号寓意。”两汉时期以及唐代,狮子都是以“进贡”的方式进入中国的。尤其是唐朝,通过丝绸之路,更多的西域狮子进入中国。
东汉时期,我国石雕狮子初具雏形,这时的石狮子更多像老虎,只是比老虎大一些,其造型风格上气魄雄浑而又巨大。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狮子的造型风格和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区别。唐朝雕刻艺术达到了顶峰,艺术风格倾向于写实主义,石狮子的动作也由行走变为蹲坐。宋代石狮子的象征意义添加了更多的纳祥意味,当时石狮子的造型也不太强调威严,开始在石狮子的脖子上系铃铛,母狮的造型为享受天伦之乐,整体风格比较活泼。明、清两代,石狮子逐渐走入民间,成为寓意吉祥安泰的瑞兽。
到了明代,石狮子形成了南派和北派两大派系。而明代石狮子的“螺鬣”,在数目上曾有森严的等级规定。比方说,“一品官员府第门前石狮有13个旋涡状的鬣毛,称为‘十三太保’。一品以下官员每低一级,旋涡状鬣毛要减少一个,七品以下官宅门前不能摆狮”。如今,大部分传统建筑门前,无论是各地的王府、衙署,还是宅第、陵墓之类,都常常能见到一对石狮子的身影,它们伫立于门外两边,雄狮站在左边,雌狮站在右边,侧首蹲坐,严肃地注视着过往行人,俨然威震八方的守护神。
经过探究,石狮子大都具有以下四个作用:
1.镇宅,把狮子作为看门的神兽。2.驱邪:狮子最早是镇墓兽,而后来人们把石狮子放在门口为的是将邪气阻挡在外,为主人带来祥瑞幸福。3.招财:特别是中国特有的献钱狮和港币狮,人们把狮子和钱币、钞票联系在了一起。4.权力:石狮子也是屋主人权力的象征,如故宫中的石狮子,可见皇室以及富贵人家会用石狮子来象征自己的身份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