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戏图上体现的民族心理
2025年08月21日
(三)婴戏图上体现的民族心理
普列汉诺夫曾说过:“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决定的。”民间青花中不难观察到中国民间特有的文化内涵——民众对于幸福吉祥的祈求,空白期瓷器也不例外。这个青花婴戏图碗(如图3所示)中,“一组孩童在玩‘斗草’游戏,另一组在玩‘传胪加冠’游戏,模仿为考中的举子报喜的仪仗场景,还有一组孩童在玩‘抓鱼放生’游戏,最后一组似乎是几个孩童在围观一童子往宝瓶上洒水”。婴戏图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其反映了古人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洋溢着童真的趣味,也体现明朝人民对多子多福、儿女无忧的期望。空白期之后的成化朝出现很多婴戏图题材作品,正是由于成化皇帝的爱妃生下一个孩子夭折后再也无法怀孕,为了求子而创作的。除此之外,鸳鸯纹、狮球纹、灵芝纹、八宝纹等图案,都寓意趋吉避凶,吉祥幸福。三朝频繁地政权更替,外有蒙古不断侵扰,生逢这样混乱的时代,百姓们却仍然心怀希望,向往美好。
图3 青花婴戏图碗,明正统至天顺(1436~1464年),上海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