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中学生“初心”教育的建议

五、对提升中学生“初心”教育的建议

近期,我通过网络、电视目睹香港的暴乱场景,特别是还有不少中学生参与,我和很多同龄人一样,都感到十分震惊。青少年学生本来应该是在校园和社会中好好学习,他们为何会走上街头,成为“暴民”?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没有爱国这份初心。

中央最近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那么,如何在当代中学生中进行初心教育呢?我提出三点粗浅建议:

第一,思想政治课除了课本的内容外,应以爱国主义基地为社会大课堂,拓展上课方式和渠道。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应从小学—初中—高中形成一套上海特色课程体系,作为必修的内容。

第二,提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实效。如今,上海对中学生都有社会实践的要求,如初中生四年有272个课时,既然思政课是必修课,就要积极参与,有课题、有考核,达到实践的效果。如“进馆有益”这样的活动形式应该全市推广,鼓励每位中学生参与撰写课题。

第三,形成上海特色的中学生“初心教育”教材或读本。如宣传中华民族古代历史和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英雄人物、先进模范。同时,将上海的爱国主义基地,如一大纪念馆、二大纪念馆、龙华烈士纪念馆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影响到更多的青少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