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纹与波斯文带来的异域文化
2025年08月21日
(四)几何纹与波斯文带来的异域文化
为了加强与异族文化的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元统治者对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采取相当开明的政策。正统时期,青花中出现了星座图案,或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天文领域的影响。三朝时期出土的青花锦地壮文罐(如图4所示)和青花花卉纹盘(如图5所示)都出现了几何纹,呈中心对称图案,其传入时间也早于《几何原本》,此类纹样对中国美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4 青花锦地壮文罐,十五世纪中期,故宫博物院藏
图5 青花花卉纹盘,明天顺至成化(1457~1487年),上海博物馆藏
不仅在艺术上,伊斯兰文化更在思想上影响了中国。由于早期青花瓷主要是面对波斯地区外销,有时需要在瓷器上撰写波斯文。因此,部分波斯人移居中国,这无疑加速了民族融合,信奉伊斯兰教的中国少数民族增加,为中华文化添上重要的一笔,诗文《果园》传入就是很好的例子。青花“天顺年”款波斯文炉(如图6所示)外壁波斯文字出自波斯著名诗人萨迪的《果园》,释义为:“年轻人啊,敬主惜今;明朝易老,青春难擒。洁身守斋,尚不虔诚;周济穷人,方可安心。心无烦忧,能量身聚;驰骋球场,马球猛击。为政宽仁,不伤民心;欺压百姓,自掘老根。智者谦逊,宛如果品;累累枝头,不伐不矜。”通过这篇《果园》也可以看出,历经三朝动荡的政事,不少文人开始反思自省。
图6 青花“天顺年”款波斯文炉,明天顺(1457~1464年),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