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表现有所差异,差异较为明显

(一)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表现有所差异,差异较为明显

1.居民对我市垃圾分类的相关方案和措施都较为了解

图1 居民对我市垃圾分类的相关方案和措施的了解程度

图2 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我市垃圾分类的相关方案和措施的了解程度

由图1可看出,大多数居民对于我市垃圾分类的相关方案和措施比较了解,占57.14%;但是听说过相关方案,不清楚具体内容和措施的比例也较高,占32.47%。

由图2可看出10~18岁年龄段的居民总体对方案比较了解,占72.13%;31~45岁年龄段的居民不知道具体内容和措施的比例较高,与都比较了解的居民比例相当;33.33%的19~30岁居民知道措施,不知有哪些方案;33.33%的76岁及以上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相关方案与措施都不了解。

由以上数据得出,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了解较充分;老年人获取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的途径少,三分之一的老年人不太了解相关方案和措施。大部分居民都了解相关方案和措施,说明闵行区垃圾分类宣传的普遍性,而大多数居民相对更了解相关方案,方案比措施的宣传力度更大,措施的实行力度还不够大。

2.闵行区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小区宣传,但是各个年龄段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渠道有所差异

图3 不同年龄段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渠道

由图3可看出,每个年龄段的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渠道有所差异。其中10~18岁居民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宣传,19~30岁以及61~75岁居民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宣传,31~45岁和46~60岁居民的主要渠道是小区宣传,76岁及以上的居民大部分通过他人告知的渠道来了解垃圾分类。

由此数据得出,居民们了解垃圾分类的主要渠道是小区宣传,然后是电视宣传和学校宣传,这与他们的年龄和社会角色有关。10~18岁属于在校学生,学校的宣传对他们的影响最大;19~30岁的人群大多是大学生和公司职员,网络电视是他们了解垃圾分类的主要途径;31~60岁的人群,比较关注小区的日常动向,所以小区宣传对他们的影响最大;61~75岁的人群,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退休在家的老人,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居民,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收看电视节目,从而获得垃圾分类等有关知识,76岁及以上的人群多属于高龄的老人,主要通过他人告知的途径。

3.有无垃圾分类行为和性别关系不大,男女都有垃圾分类行为

图4 男性、女性垃圾分类行为情况

由图4可知,一直都有垃圾分类行为的男性有64.44%,女性有69.72%;偶尔有垃圾分类行为的男性有31.11%,女性有28.44%;没有垃圾分类行为的男性有4.44%,女性有1.83%。男性垃圾分类的行为频次与女性程度差不多,可见男性与女性垃圾分类的意识都很强,没有显著差异。

4.60%以上居民有垃圾分类行为,76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1/3的人几乎没有垃圾分类行为

图5 不同年龄段垃圾分类行为的情况

由图5统计可知,不论哪个年龄段,有垃圾分类行为的居民都占大多数,其中61~75岁居民群体中一直都有垃圾分类行为比例最高,有80.95%;76岁及以上人群则最少,只有33.33%。另外在10~18岁、46~60岁和76岁及以上群体中,依旧有居民几乎没有垃圾分类行为。

根据数据得出,60%的居民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尤其是61~75岁的居民,他们大多都是已经退休的老人,是志愿者的主力军,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实施垃圾分类。另外,受到学校、网络、社区影响的10~60岁的群体,实践垃圾分类的比例也较高,而76岁及以上的人群,属于高龄老人,有33.3%的群体没有垃圾分类行为。

根据以上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闵行区的居民对垃圾分类方案和措施较为了解,并且无论男女、年龄,绝大多数的居民都将垃圾分类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