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图与梵文体现的宗教信仰

(五)仙人图与梵文体现的宗教信仰

明代统治者延续了元朝多元的宗教信仰和开放的文化态度,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明代风俗逐渐形成。青花瓷上可以看到许多宗教信仰的痕迹。因道教观念盛行,明代许多戏曲杂剧中运用了道教题材。正统、景泰年间的青花瓷多有仙人乘鹤、八仙朝圣等题材,仙人衣带飘逸,给人以仙风道骨之感,生动体现出其追求的出世思想。佛教在明朝很兴盛,此与朱元璋等人身世有关。朱元璋年幼时曾入皇觉寺当行童,后沦为游方僧,佛教对他的思想影响深远。明代政权建立之后,朱元璋积极整改佛教,为佛教兴盛奠定了基础。明成祖特别看重佛教之善恶报应中扬善诛恶作用。如学者邹华、王南所说:“这种务求实用,界线含糊的佛教观进一步导向世俗化,更容易进入艺术领域。”正统至天顺出土的梵文纹饰瓷器众多(如图7所示)就印证了这一点。从空白期众多梵文碗的烧制可见,皇帝的喜好直接影响了瓷器的纹样,也无疑会进一步影响民间风俗习惯。

图7 青花梵文高足碗,明正统至天顺(1436~1464年),2014年明代景德镇御器厂遗址(珠山北麓)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