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馆藏资源,不断实践,让创新源泉注入心田

(四)利用馆藏资源,不断实践,让创新源泉注入心田

1.多进图书馆、科技馆等育人平台,开阔眼界

图书馆、博物馆是高中生进行再学习的第二课堂,它们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我们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参与岗位实践,与社会接轨,提升自己

2019年9月1日,《上海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正式实施。这是上海市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配合这一办法的实施,为了丰富学生们的社会实践,钱学森图书馆除了开展对馆内展品的参观考察,还设置了小小保管员、小小研究员、小小策展人、小小设计师、小小讲解员等不同职业体验岗位。通过不同岗位的实践与创新尝试,让学生能全方位地与科学家、参观人员对话,把所学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既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散了思维,培养了钻研精神,最后还能获得实践评价和证明。通过实地体验,我们深刻体会到这种形式多样的馆藏活动能帮助同学们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到这类活动中来。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实现崛起,主要表现在文明创造上,反映在科技发展上。一个伟大的民族只有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大量创新成果,方可证明自己、成就自己。所以,在正在崛起的当代中国,弘扬钱学森的科学创新精神,对于引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走向极其重要。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谈到了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些话蕴含着祖国对于青年深深的寄望,也正如《永久奋斗》中说的那样: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