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科技创新情况

(三)高中生科技创新情况

根据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看出参加“小课题”的人最多,占79.05%;学科竞赛次之,占39.05%;再是科创比赛,占20.95%;而申请专利发明的少之又少,只占6.67%。可见这个科技创新参与的面并不广,需要进一步提升。

图1显示,目前高中生参加最多的创新活动就是社会实践,而非校园里的学习和实践;其次是听讲座。而专业创新课程指导只占35.24%,可见创新活动在学校里的基础课程学习中所占比例并不高,需要学校增加科创课程的内容和节次。

图1 高中生接受过的科创教育形式

从图2中我们看到75.24%的高中生希望自己能学习更多新的知识,扩大视野,可见他们探索新领域知识的渴望非常强烈,显示了强烈的好奇心。

图2 高中生参加学校创新活动的初衷

高中生已经强烈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图3可知高中生认为创新人才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把握机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资源整合能力。

图3 高中生认为应用型科技创新人才所具备的能力

从图4中可知高中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遇到最大的两个困难是:缺乏教师指导和没有课余时间。因为高中生平日的基础课程学习耗时又耗力,加上繁重的作业,所剩的双休日还被外面机构补课所占,可以用来钻研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另外,中学教师资源分布不均,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配备负责科创比赛、课题研究以及小发明等的专职老师,指导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图4 高中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遇到的困难

高中生们认为现场展演(口试、面试、口头汇报、答辩、辩论)和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最能考查他们的创新能力,如图5所示。因为这些板块能检验高中生的学习应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与他们上文所提到的创新人才所具备的能力相匹配。

图5 最能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

如图6所示,创造力强、奋斗目标明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知识结构合理、道德品质高尚等内部因素占在前位,影响高中生们的创新能力。

图6 影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内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