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之比较

(二)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之比较

1.产品

上海博物馆的文创设计鲜有风格上的区分,以“唯美”为主,较为淡雅、严肃,主要为传统中式审美。少见有用如故宫“萌文化”“青年亚文化”的触点吸引消费者的关注;风格不如故宫多样,未做出迎合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多元审美,提供更多维度的体验。基于艺术类藏品所设计的文创产品,大多为文物或元素直接复制,固定化、同质化和模式重复,少见如故宫一样进行元素的提炼并基于现代审美进行再加工,因而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审美疲劳。

上海博物馆没有像故宫一样发掘自身特色与文化符号,导致产品缺乏特殊性与不可替代性,也很难构建品牌特色。上海博物馆的系列化产品并不突出,为数不多的系列化产品与特展、合作项目联动,少有打造出持久的品牌与口碑。

上海博物馆文创设计较为精致。载体虽以文具、日用品为主导,但相比于以利用率更高的本子为主导的故宫文具,上海博物馆更偏向于使用书签这一载体,相对实用性略逊一筹。创新较少,有效仿故宫开辟首饰这一新型文创形式,但风格、细节设计与产品定位明显逊色于故宫。

2.渠道与宣传

两大网络平台(天猫、微店)销售产品无明显侧重区别,实体店的产品相比于网络平台品类更为丰富。商品宣传文案以严肃叙事或描写为主,宣传图片以及网页设计也相对普通。宣传平台主要为微信、微博。微信推文内容主要为严肃的学术文章、活动展览信息。上海博物馆“文物医院”微博账号,以较为轻松幽默的宣传文案结合美图、美句与知识科普的形式,迎合以年轻人为主的受众“亚文化”与审美需求,但关注度相对较低。较少利用多平台以及新型娱乐形式来提高曝光率。

3.价格

上海博物馆的部分产品以类似奢侈品的定位,价格偏高,在其天猫旗舰店,价格为100元以下的产品仅占35%,而非像故宫主要采取“轻奢”产品定位,大部分产品定位在100元以下(故宫淘宝该类产品比例为71%)。

定位直接影响原材料的选择成本以及最终售价,高定价超出我们大多数消费者的经济能力,同时间接影响了文创产品的设计风格。

4.文化价值

和故宫文创一样,上海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大部分有所使用的文物元素来源的介绍,消费者在挑选购买文创产品时可接受文物相关知识的教育。在网络平台进行博物馆推广宣传的同时,也会介绍文物以及相关历史,部分文创产品包装上还会附有文物简介。在文化传播上,上海博物馆文创则鲜有文物历史价值的渗透,也很少形成系列。

综上所述,上海博物馆的文创缺乏新意与时尚感;市场宣传和推广手段单一;产品价格定位较高;文创产品宣传推广中对文物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渗透较弱,整体与故宫文创有着较大的差距。

表1 故宫文创产品与上博文创产品差异分析汇总

(续表)

必须承认的是,上海博物馆作为地方性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作为国家级博物馆,无论从可开发的藏品数量、受众群体数量与影响力等方面,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基于故宫的成功经验,上海博物馆可以在发现自己不足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色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