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苏燕:《人生需要匠人精神》,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
[2]邱杨等:《匠人匠心》,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
[3]徐秀棠:《宜兴紫砂传统工艺(修订版)》,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
[4]林语堂:《苏东坡传》,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探究感想
通过第一天行程,我们对工匠精神有了更细致的了解,对建筑所蕴含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感悟。工匠精神体现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之中,更重要的是建筑与自然的融洽表现了工匠精神在技巧之外的一面——对自然的尊重。只有在技巧之上辅以负责、严谨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尊重,工匠精神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信念乃至信仰,所以才值得我们钦佩。
通过第二天的行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些大国工匠们精益求精、力争完美的态度,也初悟“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这些工匠精神内涵。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也会以此为目标,突破自我,磨炼意志,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投身到社会的建设中去。
通过第三天的行程,我们在宜兴这个古器和书香碰撞的古都中品味到了工匠妙手回春的技艺和文人妙笔生花的文采,还透过他们的作品,领悟背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相信,工匠精神会延续下去,为文明添砖加瓦,为时代增添光彩,为前路创造辉煌。
本次春假研学,对于渗透在天目湖与宜兴自然风土、人文底蕴中的工匠精神的研究,基本达到了我们期望的深度与广度,也有助于我们开拓思路,提升能力。尽管行前问卷中已包含见闻、使用频率、愿意学习传播程度等问题,意在为传播研究做准备,但仍缺少深度探究这一方面,止于成果分享。我们应继续探索如何发扬工匠精神,为其传承尽自己的一分力。最后,感谢课题组成员的辛勤付出,感谢指导老师的耐心指教,感谢相关景点与场馆给予我们的帮助。
课题组成员:上海市向明中学
黄子桉 朱芷仪 管悠扬
指导老师:丁 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