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实验(实验日期7.10~7.18)
2025年08月21日
(一)第一次实验(实验日期7.10~7.18)
1.实验步骤
实验虫数500条,均为黄粉虫,将其分为5组,每组各100条,分别食用聚乙烯粉末、聚丙烯粉末、聚氯乙烯粉末、聚氯乙烯粉末和麦麸混合物、麦麸。距投放饲料2天后测量饲料重量并算出减少质量,随后投放过量同种饲料,测量7天后死亡率和结蛹率。死亡率和结蛹率可以反映塑料粉对虫生长的影响,死亡率和失踪率也能反映本次实验误差,若死亡率或失踪率过高,该组实验数据即作废。
2.结果
表2 第一次实验结果
(续表)
备注:
(1)当时气温最高26℃~32℃,平均27℃左右;最低22℃~26℃,平均23℃。虫体有遮荫,故饲养温度接近气温。
(2)本次实验中对于塑料粉的测量方式:将塑料粉或麦麸放在餐巾纸上去皮测量。称量后再投放,测量结果时用筛网分离虫和粉末状饲料,但由于在测量时发现麦麸不能通过筛网,故未测量第4和第5组2天后饲料质量。
(3)7天后观察发现喂食麦麸的虫生长较多。
3.实验误差
2天后观察发现塑料粉和麦麸中含有大量黄粉虫粪便,在测量时由于风力影响造成粉末飞散的现象,故造成实验结果较大误差,其中第1组出现了2天后质量反而大于投放饲料质量,推测多出的质量来自厂家饲养时黄粉虫吃麦麸所排出的粪便。
4.结果分析
由于饲料测量质量误差比起减少饲料质量过大导致该两项数据结果作废。分析死亡率和结蛹率可知,在26℃~32℃环境下,7天时间内,塑料粉比起麦麸基本上不会造成黄粉虫更多死亡,但是塑料粉会影响虫体的生长发育,使其难以结蛹,可推得塑料粉对于虫体营养价值低。
5.实验改进方案
(1)根据昆虫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导加入大麦虫进行对比试验。
(2)将塑料粉改为塑料袋、泡沫塑料等大块塑料,便于分离塑料和粪便,同时减少因粉末飞溅产生的实验误差。
(3)延长投喂至测量间隔时间,使减少的质量更多,减少误差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