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消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鲁迅、巴金和老舍童年的生命经历中,母亲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寡母抚孤成了他们在原生家庭共同的遭际。因此,谈起他们的童年生活,必然绕不过去的便是母亲。孩子接受到最早的教育通常来自母亲,母亲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脾气,甚至人生道路。老舍在《我的母亲》中更是直言:“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他们受到母亲的影响颇深,尤其对于早年失怙的鲁迅和老舍,母亲在家庭生活中的比重大大增加。在那样一个“夫死从子”的时代,母亲把生活的重心和未来的希望寄托于孩子,孩子自然而然会受到更多母爱。所以他们和母亲的感情相当深厚,以至于他们“虽然都较早地离开母亲到外地或域外求学,但在心理上终身都无法摆脱对母亲的依恋”。鲁迅作为一个领导新文化运动、抨击旧礼教的人,因不愿违背母亲的意愿,接受了与朱安的包办婚姻。鲁迅把这场婚姻视作是母亲给他的一件礼物,只能无奈接受。尽管老舍拒绝了母亲要他结婚的请求,然而仍心怀愧疚。他在《我的母亲》中写道:“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而他婚姻生活的不幸,更成了愧疚痛楚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