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堂手”代表的空白期独树一帜中国风

(六)“云堂手”代表的空白期独树一帜中国风

由于空白期禁止民仿官,且不限制民窑的自由创作,民窑工匠风格也就渐渐潇洒放纵,愈发意韵生动,出现了前朝未见的纹样和风格。

在这个时期,中国画在瓶身上格外流行。充满智慧的匠人发现了坯体类似于宣纸一样的吸水性,当青料在烧瓷之后,会类似于墨水在宣纸上扩散,增添水墨画独特韵味。利用了这一点,从松竹梅兰到山石,三朝的青花纹饰都富有中国画的形式感。可惜的是,空白期之后,宫廷再次严格管理景德镇瓷器,上述独具一格的空白期特色犹如昙花一现,以后再也不多见了。

类似于中国画潇洒大气风格的纹饰,日本陶瓷界称之为“云堂手”(如图8所示),也是三朝特征之一。以宽轮廓线勾画云纹外边,沿着轮廓内侧用细笔画数层连弧云纹或涡状云,犹如弹簧。到天顺发展出简繁两种风格,繁者愈发豪放大气,或有一口气连画五层“弹簧”,简者颇有简约之风,“弹簧”层数少,多留白,给人更多想象空间。其中简笔一路传承到成化时期。

图8 青花人物图罐,明正统至天顺(1436~1464年),上海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