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探索》简介
《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探索》这本书是由.陶贤都 向鹏主编创作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探索》共有510章节
1
前言
岳麓山下,千年学府。千百年来,这里始终是一片治学育人的沃土。 15年前,当我们立意在这里开启“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本科教学与研究生培养征程之际,便得到了湖南大学...
2
序
为了激励奋战在不同工作岗位的我院毕业校友不忘初心,努力前行,2019年春,我院退休教师李浩鸣教授提出了向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研究方向已毕业工作的研究生及部分在读硕...
3
目录
目 录 前言 序 1 理论研究 新媒介“2.0”时代的科技传播新趋势 一、聚焦新媒介时代 1.新媒介时代定义 2.新媒介“2.0”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 二、科技传...
4
1 理论研究
...
5
新媒介“2.0”时代的科技传播新趋势
贺春禄 郭加力[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摘要:近年来,通信技术在不断升级下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发展。新媒介的出现,模糊了媒体原本的界限,使得原本定义为社...
6
一、聚焦新媒介时代
...
7
1.新媒介时代定义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全球互联网技术呈现出飞跃式的发展。这一彻底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颠覆性技术,在与广播、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碰撞融合后,也迅速...
8
2.新媒介“2.0”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
在新媒介“2.0”时代阶段,媒介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是:移动可视性、即时交互性、碎片化、强调风格立场以及可实现精准推送。 2.1 移动可视性 在以PC端为主要传播...
9
二、科技传播新趋势与新特征
结合新媒介时代信息传播的种种特点,当今中国的科技传播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趋势,包括科技传播可视化、传播形式多样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渠道“百花齐放”等。...
10
1.科技信息传播可视化
与其他领域相比,科技传播由于其内容专业性强、文字阅读难度较大,在普通受众中的传播效果并不佳。进入新媒介“2.0”时代后,科技传播与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的传播形...
11
2.科技传播形式多样化
长期以来科技传播被视为“阳春白雪”,普通受众对其兴趣不大,或者有兴趣阅读文章,但因文化水平或所属专业的限制并不能通盘理解全文。 在科学人物传播领域,在我国大众中...
12
3.传播渠道多元化
进入新媒介“2.0”时代后,科技传播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下,涌现出许多新的传播形式,传播渠道也呈现多元化的显著趋势。 微博是最早受到科技传播青睐的媒介之一,...
13
4.信息传播个性化
长期以来,科研人员在科技传播中并没有太多话语权,以往的科技报道也普遍以报道他们的科技进展、成果、荣誉等为主。他们对当前科技政策、科技制度等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往往...
14
5.传播内容碎片化
受到新媒介“2.0”时代的影响,当前科技传播内容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碎片化的趋势,前文提到的“一分钟了解科学家”栏目便是碎片化的体现之一,而大部分科普作家也倾向于...
15
参考文献:
[1]林坚.科技传播的结构和模式探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08). [2]汤书昆,韦琳.当代媒介融合新趋势与科技传播模式的演化[J].理论月刊,...
16
论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向鹏[1]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文化的价值取向体现出亲切友善的人文关怀、天...
17
一、科技文化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
在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的现实情境下,科技文化也必然渗透于人们的思维方式、管理制度、行为准则、科技产物等方面,在这一过程中...
18
1.亲和友善的人文关怀
首先,人类的科技进步、社会科技事业的发展,其出发点与终极目标都是为人类社会服务。因此,科技文化的人本原则是追求在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人对客观世界的自由与解放,使人...
19
2.天人合一的生态平衡
科技文化的生态原则就是关怀生态系统的平衡,重视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原则拓展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整范围和发展空间,也确立了科学技术发展与实践应用的最...
20
3.良性互动的公平正义
公正原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不二法则”,同时也是现代科技文化与新时代生态建设良性互动的基本原则。从制度层面上看,公正原则也就是制度的伦理性原则。正是由于公正的特质...
21
二、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技文化价值指引
...
22
1.从逻辑起点上消除科学技术的异化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异化是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的一种社会现象。当代西方社会,科技与伦理的疏离、理性与价值的分裂表现得尤为突出...
23
2.从路径方法上践行和谐发展理念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发展,必须有正确、科学、实际可行的路径与方法。人类经过了对自然的顶礼膜拜的漫长历史阶段后,通过工业革命,一跃而成为大...
24
3.从价值追求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
25
三、科技文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路径
...
26
1.科学认识论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基础
发挥科技文化的认识功能,不断拓宽和加深对“人与自然”系统的认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系。作为一个系统,其运行机制纷...
27
2.正确发展观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首先,要彻底改变陈旧的发展观,建立基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观。以科技的方法始终使人类的发展建立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的范围内。在这种...
28
3.运用方法论解决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优化结构,就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主动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扭转供需结构错配的被动...
29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17. [2]刘红玉,彭福扬.论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
30
论科技内涵与奢侈品品牌调性的关联性
黄思维[1] 搜狐时尚频道 摘要:奢侈品品牌不仅表现为一种具体的商品,更是财富、品位、地位的象征。长久以来,奢侈品本是供金字塔尖上某一小部分人使用之物,但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