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制播轻量化

三、节目制播轻量化

制作周期缩短,及时覆盖热点。传统媒体阶段,因为包含策划、拍摄、剪辑、录音等较多的制作流程,视频往往被看作是大体量、耗时间的传播体裁,但在新媒体时代,效率就是传播力,军事短视频的制播务必实现轻量化的制播流程。

以国防科技大学公众号视频团队为例,在素材来源上,在不违反版权限制的前提下,实行制作素材的下载或采买,不囿于原创,坚持“物为我用”的创作理念,全方位提高制作效率;在剪辑手法上,多采用混剪手法、实行拼贴式制作,把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表达方式融合在视频里,充分调动了受众的听觉、视觉,使传达的信息更加多维立体,满足了当代大众对于内容越加丰富的需求。以2018年8月推文《热血视频!在强军征程中砥砺前行》为例,该视频为八一建军节主题,视频包含了国防科大官兵们科研工作的镜头,也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画面;既展示了国防科大学子在毕业演练的现场,也有辽宁舰官方宣传视频的内容。在包装上,加入了粒子光效片头,字体采用不规则变化效果,力图给予受众动态的观感和体验。

视频时长更短,增强传播黏性。在快节奏、高强度、碎片化的生活常态下,相较之前,受众更关注信息获取的效率,希望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对过于冗长且节奏缓慢的内容缺乏耐心,具有“短、新、快、奇”等特点的短视频更好地契合了用户的信息接收习惯。中国军网较好地遵循了短视频的传播规律,以“八一电视”前三版“军事最前沿”“军旅微影像”“八一竖品”为例,在页面共计300个视频窗口中,1分钟以下的视频有107个,1-3分钟的视频有144个,3-5分钟的视频有31个,而5分钟的以上的视频数仅为14个。

在这些短视频中,以新闻视频、热点视频为代表的“消息短视频”基本在2分钟左右,在减少引发观看疲劳的基础上,又保证了内容信息量的提供;而为移动端定制的竖版视频,时长基本在30秒以下,内容更侧重声画冲击力,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可以看到,在中国军网短视频领域碎片化的传播语境中,又蕴藏着多层次的传播体系,符合互联网的传播生态,极大地增强了传播黏性。

国防科技大学公众号视频团队采取“轻骑兵”打法。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成立四年,目前实行一日两推的发稿频率,截至2019年7月,共发布1700余篇文章,收获多篇浏览量超过十万的推送,在军校媒体矩阵中,该公众号有着较高的影响力。近两年来,该公众号在视频侧的创作、联动和运营,也彰显出“轻骑兵”式的打法特点。

遵循轻巧制作、轻便传播原则,确保热点视频当日播发。以2019年2月推文《缅怀哈军工老院长陈赓!为求贤,他曾三堵总理》为例,该文章发布日期为2月27日,这天是国防科大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首任院长陈赓116周年诞辰的纪念日。公众号视频团队及时跟踪热点,制作了时长1分钟的短视频,该视频简介了陈赓的生平、与科大的渊源,作为当天主文字稿的重要补充,在影像层面及时给予了受众反馈。

坚持品质为王,提供内容增量。以2019年6月推文《8个战斗班组、6天5夜,全员热血》为例,该文章为国防科大某学院77名学员毕业联考的侧记,公众号视频团队奔赴前线,拍摄制作了1分钟的联考主题短视频。该视频以混剪的创作手法,将前线实况和考试科目进行了穿插剪辑,将文字稿难以表达的“现场感”进行着重展现,既为受众提供了切题的内容增量,又构建了立体的传播层次,也收获了较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