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结语

自媒体分类治理的理念是有效规范自媒体进而“净网”的一种进路。自媒体治理是一场持久战,分类治理只是其中的一步。互联网为我们构建了崭新的场景,勾画了崭新的传播样态。自媒体摆脱无秩序的恶性竞争不光需要依靠国家意志和平台的配合,也需要借助和激发自媒体本身的活力。换句话说,自媒体治理不光可以依靠“硬”性的外力措施,也可以利用技术的“软”性措施为技术理性附上价值导向的外衣,促进个体的自我表达、批判思考和自觉监督。

在自媒体分类治理中,技术手段是自媒体治理的重要保障。自媒体实名制、信息流过滤、自媒体信息“防火墙”、实时监测等一些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在相当程度上起到过滤媒体不良信息,控制自媒体乱象的作用,但要警惕过分利用技术控制手段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自媒体实名制对用户个人权利的侵犯问题。数字网络时代,个人的表达权、隐私权遭受侵犯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政府过度使用技术手段进行网络治理存在“数字利维坦”的潜在风险,即“一种依靠新型信息技术将互联网用户置于全方位的监控之下,而用户却无法运用相应手段来保护自身”的担忧。从国际视野来看,过度依靠技术手段和信息监控也不利于国际网络公共空间的共建和对外信息交流。

自媒体分类治理要处理好“刚”与“柔”的度,调动自媒体用户和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这既需要国家政府“顶层设计”的支持与推进,也离不开平台积极主动响应治理方针,以及包括所有自媒体用户和专家等社会力量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建立并完善一套我国的自媒体分类治理体系,还互联网世界一份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