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人类生存和兴盛的最基础的两大需求。物质需求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物质生活需要包括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只有满足这些方面,才能保证个人的正常生活;反之,如果这些基础的生活都有困难,人们是无法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的。只有衣食住行等基础生活条件不再成为迫切实现的目标时,人们才会追求并试图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对更美好的物质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这都是合情合理的需求,经济富强、物质财富丰富,这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但是如果把物质生活需求当成唯一的人生目标,一味追求物质财富,人生定位趋于功利化,淡漠了社会责任、社会意识等,将导致个人在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方面的失衡,长此以往,它最终将导致人们的精神家园的失去,这将极大地危害到人们的现实生活。美好生活的建立并不是简单的物质财富的累积。
精神需求是个人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人不同于普通动物,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总是在思考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等问题。这些精神追求更能反映人的本质。精神追求也有好坏之分。不正确的精神追求,容易使人踏上偏差的道路,消极地面对人生,这样既无法调动个人的创造热情,又无法创造高尚的精神财富,并且错误的精神追求往往是对物质追求极端化,甚至给美好生活的构建带来负面的影响。而好的精神追求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正确地指导人在现实世界的行为举止,科学引导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好的精神追求可以指导个人正确对待物质的需求,在面对巨大物质财富的诱惑时能保持清醒,合理处理各种利益的矛盾,将对物质的追求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给人们带来了优质的生活,人们对舒适生活的享受和追求,使人容易产生物质至上的错误思想,忽略人的精神价值。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社会的不断发展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为精神世界的追求奠定了基础,而精神世界则指导着物质生活资料的创造。因此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尤为重要,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既要肯定个人对物质的需要与追求,又要满足个人对精神生活的需要,同时还需要看到正确的精神追求能够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力量来引导人们去实践,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现实生活。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与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建构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