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平台分类

3.平台分类

若将自媒体视为无差别的个体,便容易忽视不同媒介平台在激励或抵制传播声势、信息变形、用户参与互动等方面上的不同特性,也很难看到不同类型的传播内容在触发人们的特定心理和造成社会负面影响上的不同可能性。根据不同平台的功能和突出差异化属性对平台进行分类,将自媒体平台分为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新闻资讯类平台、视频平台、教育及知识付费平台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两类平台。

一是两“微”平台。截至2018年1月,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累计超过10亿,公众号总数超2000万,其中月活跃数达350万。截至2017年12月,微博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3.92亿,月活跃用户净增长7900万。微信凭借极高的活跃用户量、微信公众号数,成为影响力最大的自媒体平台;微博尽管活跃用户数远远不及微信,但常常是重大社会舆情事件爆发和随之而来的自媒体广泛激烈讨论的网络公共空间,因此两“微”平台是需要重点监控和治理的。

二是近年来势头大好的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美拍等。作为自媒体平台中的新兴事物,比起以文字为主的自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的制作门槛更低,推送门槛更低,因此自媒体乱象中常见的谣言、低俗、色情、暴力问题更突出,自媒体侵权也更难鉴定。目前短视频平台治理的一个现状是以政府治理为主,平台规范与处理滞后、管理不力,缺乏全面治理,因此更要着力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