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励奋战在不同工作岗位的我院毕业校友不忘初心,努力前行,2019年春,我院退休教师李浩鸣教授提出了向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研究方向已毕业工作的研究生及部分在读硕士研究生征集学术论文并结集出版的想法,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很感动。这既是对我院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专业创办15年来教育教学成果的一次阶段总结,也是从一定角度对我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效的一次不同寻常的检验,更是我院师生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特殊礼物。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由我院陶贤都博士、向鹏博士两位教师主编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一书,即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2年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之初,教学、科研条件较为薄弱,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2004年夏,在北京工作的李浩鸣教授辞去中国科学报社的职务,应邀只身来到湖南大学创办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开展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当年秋季学期,李浩鸣教授为湖南大学本科生首次开设了“科技新闻传播”课程,并招收了第一位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硕士研究生。2005年,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精心组织主办了“首届全国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论坛”,来自全国科技界、新闻界与科技产业界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创新、传播与成果产业化”主题开展了学术交流与研讨,极大地促进了我院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

自2004年以来,我院有近千名本科生学习了“科技新闻与传播”课程,有140余位学生进入我院“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研究方向攻读硕士学位。由李浩鸣教授、栾永玉教授、陶贤都副教授组成的导师团队创立了“课程学习-媒体实践-科学研究三段结合式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学生们通过学习新闻传播理论,积极参加科研课题、学术会议、新闻采访、媒体评报等实践活动,在校期间共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和400余件新闻作品,获各种奖励40余项。毕业进入社会后,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奋发努力,工作出色,无论是在媒体、在企业、在机关、在学校,都成为所在单位的工作骨干和优秀人才,有的走上了部门领导岗位,有的成为博士、博士后,还有的被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等。看到我院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后迅速成长、成绩斐然,老师们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我更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

千年学府,育人第一。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养成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备过硬的媒介传播新技能,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新闻人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在迈向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这一批“80后”、“90后”年轻人将承担起历史的重任。相信他们能持之以恒,继续学习,刻苦钻研,竭诚尽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继续做出新的应有的贡献。

时值《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一书出版之际,应主编者之嘱,谨序以为共勉。

彭祝斌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9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