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言
序
1 理论研究
新媒介“2.0”时代的科技传播新趋势
一、聚焦新媒介时代
1.新媒介时代定义
2.新媒介“2.0”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
二、科技传播新趋势与新特征
1.科技信息传播可视化
2.科技传播形式多样化
3.传播渠道多元化
4.信息传播个性化
5.传播内容碎片化
参考文献:
论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科技文化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
1.亲和友善的人文关怀
2.天人合一的生态平衡
3.良性互动的公平正义
二、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技文化价值指引
1.从逻辑起点上消除科学技术的异化
2.从路径方法上践行和谐发展理念
3.从价值追求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科技文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路径
1.科学认识论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基础
2.正确发展观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3.运用方法论解决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论科技内涵与奢侈品品牌调性的关联性
一、奢侈品的发展沿革与品牌宣传模式
1.奢侈品的发展沿革
2.奢侈品的品牌宣传模式
二、奢侈品品牌的科技内涵
1.材质的珍稀性与独家性
2.工艺的精致性与神秘性
3.对工匠精神的严格尊崇
4.对新材料新科技的吸收与改进
三、奢侈品牌科技内涵传播
1.开放总部、工坊与品牌馆
2.店铺现场展示核心工艺
3.拍摄公益纪录片,出版书籍,举办工艺展览
科技文化及其传播意义
一、科技文化溯源
1.科技文化理论的兴起
2.我国科技文化传承与发展
二、科技文化的基本特性
1.科技文化的自然性
2.科技文化的客观性
3.科技文化的人类性
4.科技文化的整体性
三、新时期科技文化的功能
四、科技文化的传播意义
参考文献:
“一带一路”背景下区域城市文化的国际化传播策略研究
一、区域城市文化国际化传播的现状之问
1.大开放带来的大机遇
2.多元化带来的多挑战
二、义乌城市文化国际化传播的个案之析
1.小商品文化的植入传播
2.角色可转换的文化使者
3.居民社区的文化融合
三、区域城市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未来之策
1.传播心理:兼收并蓄“新”融合
2.传播主体:打造专兼“新”队伍
3.传播内容:提炼核心“新”文化
4.传播媒介:构建多元“新”平台
参考文献:
美国科学促进会与科学传播
一、美国科学促进会负责人的演讲重点
二、专题讲座与讨论话题
三、独具特色的家庭科学日
四、令人瞩目的科学奖项
五、启示与思考
参考文献:
论“学习强国”媒介平台的传播价值
一、鲜明的党媒属性
1.党和政府的喉舌
2.联系群众的桥梁
二、传播渠道的融合性
1.综合四种媒介形态
2.带动三种传播方式
三、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1.传播理论政策
2.传播新闻资讯
3.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4.提供实用知识、服务
四、传播效果的可量化
参考文献:
试论高校政治文化建设与政治生态构建
一、政治文化建设的一般途径
二、构建高校良好政治生态建设的具体路径
2.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与导向
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4.扎紧制度笼子
5.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参考文献:
集体记忆的共建:弹幕网站《国家记忆》的传播
一、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过程
二、弹幕视频网站与《国家记忆》
1.弹幕与弹幕视频
2.《国家记忆》概况
3.《国家记忆》之《中美1972》弹幕分析
三、协商中延续的集体记忆
四、结语
参考文献:
一、“微时代”的定义和特征
1.传播内容的简洁性
2.传播方式的便捷性
3.传播主体的个体性
4.传播内容的碎片性
二、“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意见领袖”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2.“把关人”作用的削弱
3.“议程设置功能”转化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
1.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权威性
3.增强“把关人”作用,合理设置议题
参考文献:
民国时期《科学画报》编辑特色与启示
一、选题特色:一个时代科技的记录者
1.开阔的选题视角
2.选题凸显时代风貌和特点
3.选题注重题材的新颖性
二、版面特色:画报风格的展现者
1.图片特色:图解文章内容
2.栏目特色:固定性专栏保持画报的连续性
三、行文特色:科学传播的承载者
1.标题表现形式固定,拟人化手法熠熠生辉
2.内容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结合
3.科学应用文中巧妙穿插科学理论
四、《科学画报》编辑特色对当代科普期刊的启示
1.坚持以专家为主的编辑出版机制,确保内容的质量与水平
2.积极与读者交流互动
3.传播科普知识的坚定信念
参考文献:
政务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和对策
一、政务新媒体在社会治理中具有积极作用
1.政务新媒体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
2.政务新媒体是优化治理格局的公共平台
3.政务新媒体是加强社会治理的技术工具
二、运用政务新媒体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1.提升政务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2.提升政务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水平
3.提升政务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4.提升政务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参考文献:
浅论5G通信的科普与宣传——基于运营商企业视角
一、什么是5G
二、5G时代移动的宣传策略
1.自媒体矩阵线上宣传
2.多领域应用推广宣传
3.打造5G市民体验区
三、5G改变社会
参考文献:
从“华为断供”看正确引导公众情感定向的重要性
一、美国断供华为在即:真假消息层出不穷
二、振翅的蝴蝶:断供假新闻背后的助推
1.信息爆炸下的信息匮乏
2.对立式框架下的流量焦点
3.民族主义汹涌下的团结与抵抗
4.国内外势力的双重催化与控制
三、拨乱反正:正确引导公众情感定向
1.提供更多关联信息,帮助受众走出“信息孤岛”
2.注重情感正向引导,敏感新闻传播避免失真
3.跳出民族主义窠臼,重构现实中国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论青年新闻宣传工作者的“朝气”
一、风清气正的品行朝气
二、沉下身子的“泥土”朝气
三、墨香四溢的书卷朝气
四、乐观开朗的生活朝气
结语
论融媒体环境下的人生观教育
一、融媒体与人生观教育的内在关联
二、融媒体环境下人生观教育的基本取向
1.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
2.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3.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
三、结语
参考文献:
媒介融合视域下短视频与高校文化传播新路径
一、高校文化育人的背景与途径
1.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
2.媒介融合促使文化育人新模式的探索
二、短视频的传播特性
1.传播内容的本土化、去中心化、易模仿
2.传播文本的“互文性”
3.“短平快”的传播模式
三、短视频助力校园文化传播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四、短视频助力校园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1.对校园活动进行创新,融入短视频为其添活力
2.转变知识传播方式,发挥短视频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3.搭建校园文化协同平台——引入“短视频+”理念
五、问题与挑战
1.网络文明的注视
2.“同质化”现象的泛滥
3.网络成瘾的滋长
参考文献: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舆论的传播与引导
一、新媒体环境下科技舆论的传播特点
1.科技舆论传播主体多元化
2.科技舆论传播语境碎片化
3.科技舆论传播周期短
二、新媒体环境下科技舆论传播面临的挑战
1.涉科内容的误读、谣言泛滥
2. 5G时代对科技舆论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3.科技舆论传播的群体极化
三、新媒体环境下科技舆论的引导对策
1.用大数据舆情监测,建立科技舆情风险评估机制
2.提升新媒体传播功用,积极占领科技舆论阵地
3.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科技企业和个体多方联动的科技舆论应对模式
参考文献:
基于SWOT分析的自媒体短视频科技传播
一、自媒体短视频科技传播基本现状
二、自媒体短视频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
2.劣势分析(W)
3.机会分析(0)
4.威胁分析(T)
三、自媒体短视频科技传播的发展策略
1.加强内容把关、提高内容科技性、系统性
2.加快短视频科技元素交互设计、平衡科普短视频功能
3.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科普短视频品牌推广
参考文献:
科技类自媒体的传播现状与发展策略探讨
一、科技类自媒体的传播现状
1.身份融合:科学家和媒体人的跨界合作
2.内容整合:泛科普与垂直领域齐头并进
3.形式多样:文字图片为主,短视频异军突起
二、科技自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伪科学”泛滥,新兴自媒体无序生长
2.内容泛娱乐化、碎片化、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
3.仪式狂欢模糊传播焦点,科技信息科学性消解
三.科技类自媒体未来发展策略
1.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提高“伪科学”传播成本
2.媒体提高把关能力,保证内容生产的质量
3.加强科学界和新闻界的跨界合作,鼓励更多科学家参与科技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自媒体分类治理研究
一、自媒体乱象及分类治理必要性
1.自媒体乱象
2.自媒体分类治理的必要性
二、自媒体分类治理的思路
1.有害信息分类
2.主体分类
3.平台分类
三、自媒体分类治理体系的构建
1.推广自媒体实名及信用体系,建立技术自媒体信息“防火墙”
2.建立行业平台自治机制
3.激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升整体媒介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2 实践探索
《四川日报》媒体智库转型实践探索
一、融媒体转型背景
二、探索实践
三、思考与建议
科协组织工作的优势、局限性及对策
一、科协组织工作的独特优势
1.科协组织的网络结构特点有利于全民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科协组织的主体特点有利于为国家的科学决策和社会的技术咨询提供服务。
3.科协组织的非营利特点有利于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4.科协组织的价值观特点有利于引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风尚
二、科协组织优势发挥的制约因素
1.组织结构松散导致执行力偏弱
2.决策咨询组织体系不完善导致“桥梁与纽带”作用不显著
3.科协组织的职能相对较弱导致不能分担更多的重要任务
4.科协组织的文化产品稀缺导致重大社会影响偏弱
三、扬长避短的几项对策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实践与探索——以威胜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一、加强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
二、建立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机制
三、构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体系
1.改革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2.持续稳定的投入
3.选拔技能排头兵
4.高技能领军人才、劳模工匠师徒“结对子”
四、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
1.提高产业工人社会保障
2.建立产业工人帮扶机制
3.开展丰富文化活动
五、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论国企内刊的引导与服务功能
一、谋准定位,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
二、服务大局,发挥好喉舌阵地作用
1.聚焦行业特点精心策划
2.强化“采、写、编、审”流程管理
3.提升内刊视觉形象和品位
三、拓展载体功能,加强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四、以文化人,不断培养壮大通联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试论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创新——以《如果文物会说话》广播节目与校园活动为例
一、挖掘电台资源优势,实现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
1.共同打造“时光·博物·声音”的“耳边”博物馆
2.《如果文物会说话》带大家认识“一日一物”
二、馆校媒三方合作,扩大传统文化传播空间
(一)“如果文物会说话·我是小小讲解员”活动实施
(二)活动宣传和社会影响
三、博物馆“走出去”,良性循环促进传统文化传播
1.创新传播平台,以巡展搭建与学校友好关系
2、在亲子文化传播领域获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和口碑
参考文献:
高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一、“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时代必然性
二、“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工作难点
三、“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1.创新方法,基层治理实现由“乱”到“治”
2.整章建制,基层治理实现从“散”到“治”
3.深入群众,基层治理实现从“粗”到“治”
四、“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愿景
参考文献:
科技传播对现代企业创新的作用——以部分国企、民企代表为例
一、科技传播的本质特征
二、两类代表性企业的科技传播体系
(一)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的科技传播体系
(二)三一重工的科技传播体系
(三)两家企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基本特征
三、科技传播在现代企业创新中的作用
(一)科技传播催生企业内生创新动力
(二)科技传播扩大企业外部品牌影响力
(三)科技传播提升企业员工科学素养
四、现代企业做好科技传播工作的启示
(一)做好科技传播体系的顶层设计
(二)做好与外部媒体的良性互动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浅论当前涉军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
一、涉军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现状
(一)涉军微信公众号的传播主体
(二)涉军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
二、涉军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
1.标题吸睛发布动机不纯
2.原创势弱内容趋同严重
3.把关不严涉密风险增大
三、涉军微信公众号传播力的发展路径
1.科学运营积极传播核心价值
2.注重原创促进传播内容创新
3.做好互动不断优化传播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自媒体语境下税收宣传视频功能提升策略
一、当前自媒体短视频概况
二、税收宣传视频现状及问题
(一)税收宣传视频现状
(二)税收宣传视频存在的问题
三、税收宣传视频提升建议
1.明晰受众群体需求
2.提升视频创意
3.建立宣传矩阵
4.建立长效宣传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湖南少儿期刊市场及其发展探讨
一、少儿期刊及其市场特性
1.地域性市场具有排他性
2.目标受众明确集中,决定者、购买者、阅读者不统一
3.少儿期刊以发行为主要盈利模式
二、湖南省少儿期刊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市场前景广阔,冲击与机遇并存
2.刊物发行依赖行政手段,同质化现象严重
3.收入来源单一,广告缺乏
三、湖南省少儿期刊发展趋势分析
1.少儿期刊出版机构的改革与集团化发展道路
2.加强监管,赋予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宣传推广权利
3.刊物提质,增强内容竞争力
4.注重活动营销加强与受众群体的互动
5.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打造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互联网+党建”平台建设研究
一、高校“互联网+党建”平台特点
二、高校研究生“互联网+党建”平台的价值
1.提升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效率
2.提升网络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互联网+党建”平台构建路径
1.建设党建微信公众号矩阵
2.运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党课讲授新模式
3.开辟网络培训阵地,发挥党支部新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研究
一、湖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1.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情况
2.高新技术企业结构布局
3.高新技术企业经济规模
4.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
二、湖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措施和建议
1.从做大规模入手,优化结构
2.从做强高企发力,提升竞争力
3.从提升服务着眼,落实政策
4.健全保障体系,开展绩效激励
参考文献:
新媒体时代建筑行业的危机公关策略
一、建筑施工行业危机源头分析
(一)建筑施工行业履约问题
(二)建筑施工行业质量事故
(三)建筑施工行业安全事故
(四)自然灾害
(五)其他群体性事件
二、新媒体传播对建筑施工行业的影响
(一)新媒体传播的负面舆情发酵快、影响大
(二)新媒体传播的内容真伪难辨,影响公众判断
(三)新媒体传播容易削弱政府和企业的话语权
(四)新媒体传播的负面内容易被公众放大处理
三、新媒体时代建筑行业的危机公关策略与应对
(一)危机公关的预防策略
(二)危机公关的处理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创新建设邮政品牌探讨
一、邮政品牌传播现状分析
1.缺乏强势的互动产品驱动,品牌文化抵达受限
2.新型品牌文化建设滞后,品牌建设认识不到位
3.重业务,轻品牌建设长期规划
二、邮政品牌创新探索实例
1.“双微应用”助力新型品牌文化建设
2.融合互联网元素,焕发传统产品新活力
3.拥抱小众文化圈层,增强品牌互动
三、邮政品牌文化建设探讨
1.加强普遍服务,丰富公共服务内容
2.发展绿色邮政,构建绿色邮政品牌
3.打造邮政互联网产品体系,培育深度互动的黏性用户
结语
参考文献:
融媒体时代企业信息传播模式研究
一、融媒体时代的信息特点
1.信息量大且更新速度快
2.载体丰富且整合度高
3.信息透明化且传播度广
二、企业信息传播的特点
1.传播主体专业跨度大
2.传播渠道逐渐多样化
3.传播质量大幅提升
4.受众群体更加精细化
三、企业信息的传播模式研究
1.人际传播更加突出
2.个人终端成为主要传播媒介
3.传播效果显著增强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桂航大讲坛”科技文化传播实践与探索
一、将航天文化融入学术讲坛
1.通过开展航天科技类讲座,传播航天科技文化知识
2.通过邀请航天院士和航天精英,培育师生航天情怀
3.通过开设航天校友专场讲座,培养师生爱校荣校情怀
4.通过搭建航天讲坛专题网站,让航天文化传播最大化
二、利用学术讲坛打造航天特色校园文化的主要经验
1、构建起了强有力的保障制度,变“要我听”为“我要听”
2.构建多渠道的全媒体网络,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讲坛风采
3.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建设服务师生的管理系统
4.形成一整套规范的措施,让品牌的力量发挥最大效用
三、“桂航大讲坛”与航天文化育人效应研究
1.砥砺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文化氛围
2.培养出热爱航天、甘于奉献的青年英才
3.滋养出特色鲜明、服务发展的科研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大型国有企业行政办公系统品牌传播探索与实践
一、行政办公系统“五心”团队品牌发布及释义
1.“五心”团队品牌发布背景
2.“五心”团队品牌释义
二、利用品牌传播建设“五心”团队的主要经验
1.发布企业团队建设品牌及LOGO,打造品牌知名度
2.开展品牌技能比武活动,建设品牌美誉度
3.组织“‘后备主任’选拔”大会,提升品牌可信度
三、中建五局“五心”团队品牌传播效果
1.明晰了全局行政办公系统的共同愿景和建设目标
2.激发了全局行政办公系统团队的内在驱动力
3.促进了全局行政办公系统团队系统提升
结语
军事短视频网络传播范式探讨——以中国军网和国防科技大学公众号为例
一、传播内容宗旨化
二、视频运营栏目化
三、节目制播轻量化
四、传受互动常态化
参考文献:
浅论网络重大题材的立意选题与制作——以中国文明网《40人对话40年》节目为例
一、精准立意 突出主题特色
二、精心谋篇 勾勒改革长卷
三、精巧运笔 描摹微距细节
四、精细用墨 点染国人精神
五、精致策展 融合矩阵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国企党建宣传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
一、国企党建宣传工作及企业文化的概念
1.国企党建宣传工作的概念
2.企业文化的概念
二、推进国企党建宣传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
1.国企党建宣传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共同点
2.国企党建宣传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不同点
三、国企党建宣传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方式和作用
1.围绕深化企业改革
2.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
3.整合党建宣传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平台
4.在活动形式上的结合
5.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做好表率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