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物会说话·我是小小讲解员”活动实施
策划实施“如果文物会说话·我是小小讲解员”活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倡议“要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入校园,渗透家庭生活,在小朋友心中种下一颗“文化自信”的种子。活动旨在吸引家庭观众兴趣,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兴趣和内在的探知潜能,让亲子家庭尽情地享受博物馆文化,快乐学习和共同成长。从3月中旬到5·18国际博物馆日,通过“移动展览”走进长沙30余所小学校园,普及更多关于博物馆和文物的知识点,3000多名师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演绎和讲述文物故事,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爱。
1.前期准备:校园宣讲,传颂文物故事
自2018年3月中旬开始,长沙博物馆开始准备“湘江北去·中流击水——长沙历史文化陈列”展览巡展和宣传视频资料进校园,按照时间顺序先后走进不同学校。金鹰955电台主持人提前沟通排期学校,为学校和家长提供《如果文物会说话》节目音频、青少年版讲解词、文物图片等电子文档资料,方便学生了解和学习;同时长沙市博物馆安排讲解员和志愿者进校园宣讲,使用互动教具,发放展览宣传折页,开展专业培训。在校园形成文物关注热点后,由各校区负责老师把关,通过组织孩子们共同讲述文物故事,建立各校园的文物讲演者队伍,在校园兴起传颂传统文物的热潮,并挑选各自学校的参赛队伍。
此外,活动还通过媒体平台向社会开放报名,让更多适龄儿童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家一起讲文物故事,传播中华精品文化。活动通过评审组完成报名阶段的初选。
2.活动传播环节:启动仪式、海选、复赛、决赛、展演
“如果文物会说话·我是小小讲解员”活动面向6-12岁的小学生,比赛内容为“讲解”湖湘本土文物,“讲解”形式不限,活动邀请文博专家、专业讲解员和金鹰955电台主持人担任评委。4月22日启动仪式现场,来自长沙21所小学的254名小学生将“晦涩难懂”的历史文物,极具创意地通过舞蹈《编铙舞乐》、话剧《长沙博物馆寻宝记》、情景剧《楚魂:凤求生》、京剧联唱《北戏南传颂长沙》、朗诵《海兽葡萄纹铜镜》等16个节目进行表现,现场260余名观众掌声不断。通过馆、校、媒三方合作,共同打造《如果文物会说话·我是小小讲解员》启动仪式,学生们精彩演绎传统文化故事。
经过23场海选、复赛及决赛,20位优秀小选手从3000多名小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长沙市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后备力量,传统文化的传承小旗手。经过基本素质与讲解技巧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小学生们具备了长沙市博物馆“荣誉小小讲解员”的上岗资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20位小学生身着汉服,站在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历史文化古代史展厅湖湘珍贵文物前,风姿绰约、娓娓道来,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不时赢来阵阵掌声,形成了长沙市博物馆内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