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形式多样化

2.科技传播形式多样化

长期以来科技传播被视为“阳春白雪”,普通受众对其兴趣不大,或者有兴趣阅读文章,但因文化水平或所属专业的限制并不能通盘理解全文。

在科学人物传播领域,在我国大众中传播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当属徐迟在1978年发表的《哥德巴赫猜想》。但此文形式为报告文学,严格意义上说来并不属于真正的科技传播范畴。传统印象中的科技传播,一直有些“居庙堂之高”与曲高和寡的感觉。受众刻板印象中的“科技传播”往往是一堆难以理解的术语、一连串的数字或者看不明白的物理符号、化学元素等。

而在新媒介“2.0”时代,各种传播形式层出不穷,各式新媒体通过视频、音频、漫画等各种方式将科技传播推向了新的高度。比如在报道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量子通信团队时,果壳网就采用了漫画对比的形式。通过直观的图片以及简单的漫画文字描述,让大众能迅速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