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用墨 点染国人精神
2025年10月24日
四、精细用墨 点染国人精神
2019年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指示:“让社会主义道德的阳光温暖人间,让文明的雨露滋润社会,为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孕育着无数动人的“中国故事”,也沉淀了无数深刻的“中国经验”和“中国精神”。构思好选题、策划好作品、制作好访谈,要有真情实感,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纵观这40期访谈,“奋斗”成为改革浪潮中的最强底色。
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用理想信念书写奋斗。他在采访中说:“有的时候觉得太难了,就流着泪咬牙坚持,共产党员就是不要怕苦和累,我们就是用生命换水。”在黄大发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83岁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在大山深处凿渠引水,将沧海变为桑田。在第16个公民道德日来临之际,我们适时推出专访《为有“天渠”活水来》。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杨佳用自立自强书写奋斗。1978年,她穿着印有“科学的春天”的衬衫走进大学校园,24岁留校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英语教师。突然的失明让她的人生遭遇劫难,面对眼前的黑暗,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乐观和毅力努力学习、适应生活,37岁远渡重洋就读哈佛,终获肯尼迪学院校友成就奖。回首波澜人生,杨佳老师在访谈现场充满自信地说:“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中国怎样你才会怎样。”
“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李庆昆用使命担当书写奋斗。两次临危受命赴马里维和,在节目现场我们看到了他因执行任务留下的疤痕,仿佛也看到了这位蓝盔勇士在枪林弹雨间的勇气与血性。“血从脖子直接滴到我的防弹衣上。我当时心里想,活着就是英雄,死了就是烈士。”他坚定地说。